小说下载尽在http://www.bookben.cn - 手机访问 m.bookben.cn---书本网【golias】整理 附:【本作品来自互联网,本人不做任何负责】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! 书名:考吃 作者: 朱伟 简介: 本书以笔记的形式,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要素以及各地的风味饮食进行了考证和诠释。作者从引证、辨析和梳理大量的文献典籍出发,将饮食、民俗以及更加宽阔的俗文化史的内容串联在一起,既有严谨的学术佐证,又不失浓厚的文化旨趣。从体例上而言,本书从中国民间供奉的“厨神”谈起,接着谈水、火、油、盐等基本饮食要素,再谈到饼、馒头、面条等风味主食,然后谈各地美食,最后以“满汉全席”收尾,由此构成自成一家的“中国食史”的一个版本。 《考吃》第一部分 前言 《考吃》这本书是1997年由中国书店出版的。为什么选择中国书店?因为当时三联书店的编辑认为引文太多,不好读,大多数人都读不懂古文。大家对吃的好奇,当时好像也没有今天这样热。中国书店的第一版只印了三千册,但很快卖完,1998年加印了两万。现在这本书已经到处找不见了,于是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要来重新出版。 我多次说过,这本书是在闲得无聊的90年代初做的。当时什么事也做不了,作为访问学 者到美国芝加哥大学,在它的东亚图书馆里泡了几乎三个月。那图书馆完全开放,条件好到不能再好,笔记小说、地方志、寺庙志应有尽有。应该说,我是完全从趣味出发,因为泡在笔记里而想到从流传下来的俗文化里,任何一件东西都可反映出一部文化史或者东西方文化交流史。当时想以顾亭林《日知录》的方式,从油盐酱醋起,计划在饮食领域里做两百篇考证,集起来可以是一部中国饮食文化史。产生这想法后,从1991年到1992年,用了两年时间做成五十篇。这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工作,因为每篇都需要去翻几十种书,从中理出一个脉络。这五十篇当然不能完成中国饮食源流全貌的系统展示,但从1993年起,先是创刊《爱乐》,然后又筹备编《艺术》,各种事多起来,也就静不下来在古籍里。也许我自己本来就是兴之所至,这时也已没有了当时那种兴奋。等到1995年开始接受做《三联生活周刊》,完成后面一百五十篇的想法也就彻底流产——也许那种沉静的心态在走进老年之前很难再有了。 此次重新出版,本来出版社希望能配以图片,做成图文书。关于中国饮食,其实绘画资料不少,但要有时间去寻觅,而我每天忙于应付编辑事务,实在没有时间。出版社还希望能丰富内容,但我连重新认真修订都做不到——因为与十多年前比,已是完全不同的生活与工作节奏。于是,在此次重新出版之际,只能向出版社与读者表达歉意——此书现在只能以这样保持原貌的方式与大家见面。等我有时间的时候一定回头设法完成原来的计划,从饮食角度做成一部中国俗文化史,了却我的一个心愿。 作者 2005年4月19日 《考吃》第一部分 自序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,是中国人宝贵的精神财富。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历史。这五千年的历史,应该说太悠久、太丰富了。对这份财富的发掘,目前还处在非常肤浅的阶段。尤其是对中国俗文化的发掘,因为种种原因,一直被中外史学家们忽略。其实在俗文化中,恰恰隐藏着极丰富的中国文化的精髓。 饮食,其实是窥察中国文化的一个极好的窗口,饮食是非常具体的生活方式。中国人好 吃,中国文化的林林总总,在这个文化的窗口里,都显示得特别清晰。中国文明史,其实很大部分体现在这看起来“浅薄”的具体饮食之中。遗憾的是,长时期以来,我们对自己文化的丢失和遗弃,使我们对这一切已变得十分陌生。这种丢失和遗弃,形成文化的断裂。 本书就想通过这个俗文化窗口里的一点一滴,来细心发掘许多已被中国人自己都遗忘了的文化。这本书,严格说应该是一本笔记。其中所记,多是前人提供的文献,著者实际上只是在古文献提供的基础上不断综合、整理而已,是一种资料的收集、研究和汇编。笔记,原是中国人记事的一种重要文体。笔记有利于资料的保存。古人多以笔记考古记史,现用以记俗,尽量于一点一滴之中发掘较为宽阔的俗文化史方面的内容,力争资料性与趣味性之结合,力争现象的丰富组合、反映,也算是旧的笔记文体中的一种新的尝试。 当然,中国饮食文化的文献,亦是浩如烟海。这本小书,绝不可能展示其全部,只不过几点几滴浪花而已。 是为自序。 作者 1992年7月2日 北京 《考吃》第一部分 厨神(1) 中国人好信神,各行各业都有神的崇拜。厨业自然也有“厨神”。 “厨神”中被公认的,一个是伊尹,一个是彭祖,一个是易牙。 伊尹曾是商汤的妻子陪嫁的奴隶。《吕氏春秋·本味篇》中,记有关于伊尹的故事。按《吕氏春秋》的说法,伊尹的母亲居伊水之上,怀孕后,有一天梦见神告诉她:“如果你看 到石臼中冒水,就要往东跑,不要回头看。”第二天,石臼中冒水,她向东跑了十里,回头看,后面是一片汪洋,伊尹母亲的身子因此化为空桑。有莘国的女子采桑,在桑林中得到一个婴儿,便献给了国君,国君调查婴儿出生在桑林中的故事,就命名他叫“伊尹”。伊尹长大以后,便显出他才华过人。商汤听到伊尹的名声,就向有莘国国君要伊尹,有莘国国君刚开始不同意。但伊尹却有心投奔汤。后来商汤向有莘氏求婚,有莘国国君高兴了,就派伊尹做陪嫁的媵臣,陪送女儿到了商。史书说,商汤得到伊尹,也就得到了天下。后来,伊尹助商汤伐夏桀,建立王朝后,汤就尊他为阿衡,也就是后来称宰相的意思。 那么,伊尹又怎么被尊称为厨神呢? 因为商汤得到伊尹之后,就在宗庙里为他举行了除灾去邪的仪式。这种仪式,一边在“桔槔”上烧起古代所说的除不祥的火,一边在伊尹身上涂上公猪的血。“桔槔”是一种原始提井水的工具,用一根横木支在木柱上,一端挂水桶,一端系重物,两端上下运动以汲井水。第二天,商汤举行朝见伊尹的仪式,伊尹就从调味开始,谈到各种美食,告诉商汤,要吃到这些美食,就要有良马,成为天子,而要成为天子,就必须施行仁道。伊尹与商汤的对话,就是烹饪史上最早的文献《本味篇》。 伊尹名挚,古莘国人,按《括地志》:“在汴州陈留东,故莘城是也。”《地理考异》:“故莘城在汴州,陈留县东北三十五里。”空桑城,《河南通志》记:“在陈留县南十五里。”《河南杞县志》:“空桑城在雍邱县(即今杞县)西二十里。”“开封属邑曰杞,去邑二十五里有空桑城,《帝王世记》曰,伊尹降生于空桑,即其地也……旧尝有伊尹庙,考之建于商、周时。”范成大《揽辔录》记:“丙寅过雍邱县空桑,世传伊尹生于此。一里,过伊尹墓,道左砖堠石刻云汤相伊尹之墓。” 彭祖,传说姓名铿,是祝融氏吴回之孙,陆终氏的第三子。据《神仙传》上的说法,这位铿“少好恬静,不恤世务,不营名誉,不饰车服,惟从养生沾身为事”。他是大夫,但经常称病而闲居,不参与政事,又经常独自云游,不乘车马,“或数百日或数十日,不持资粮”。因为他深得养性之方,所以“年二百七十岁,视之如五六十岁”。这位铿据说活到殷末“已七百六十七岁,而不衰老”。 这位铿据说以雉和以五味,创造了雉羹,献给尧帝,为尧所赞美,尧因此而封他为彭地的诸侯。屈原《楚辞·天问》中,因此有“彭铿斟雉帝何飨,受寿永多,夫何久长”之句。这位铿以后子孙繁衍,成为大彭氏族的祖先,所以称为“彭祖”。故彭城在今江苏徐州,《徐州府志》:“唐尧封大彭氏国,其城在大彭山下,距今城三十里。”旧彭城流传有诗:“雍巫善味祖彭铿,三坊求师古彭城。九会诸侯任司庖,八盘五簋宴王公。” 这首诗中的“雍巫”就是易牙。易牙又叫狄牙,是春秋时齐桓公的幸臣,又好烹饪。传说他做的菜酸咸甘淡,美味适口,所以深得齐桓公的赏识。传说易牙是第一个运用调和之事操作烹饪的庖厨。有一种说法,说这易牙原来就是开饭馆的庖人,但好调味,做菜的本事很大,又好逢迎,因为能做美味的鼎食和好逢迎而巴结上了齐桓公,当上了宠臣。因为这位易牙是厨师出身,又第一个具体操作烹饪,所以被厨师们称做祖师。但这位易牙的名声并不好。史书上称,管仲死之后,他与竖刁、开方专权,齐桓公死后,立公子无方而使齐国大乱。而且据说他为讨好齐桓公,不惜把儿子的肉烹熟了作为鼎食敬献齐桓公,历代一直被史家们嗤笑。 除这三位之外,另外还有两位。一位是汉宣帝,被称做“饼师神”,做面点的时候是一定要敬的。汉宣帝名刘询。这位刘询是汉武帝刘彻的曾孙,他的祖父就是戾太子据。汉武帝晚年,方士和神巫多聚京师,女巫出入宫中,教宫人埋木偶祭祀免灾。后汉武帝病,当时宫中的直指绣衣使者江充称汉武帝的病是因为巫师的邪术作乱。因江充与据有仇,便借机陷害据,诬称在太子宫的木偶最多。据畏惧而因此起兵捕杀江充,后失败而自杀,这就是历史上的“巫蛊之乱”。在“巫蛊之乱”中,刘询的父母均被杀,刘询也因此隐名逃于民间。《汉书·宣帝纪》记这位皇帝幼时因巫蛊之祸蒙难,“年长后喜游侠,遍历关中”。这位汉宣帝其实自己并不会做饼,只是据说他在落难时,喜欢吃饼,经常自己去饼铺买饼。据说他每到一个饼铺买饼,这个饼铺的生意就特别好,连他自己也觉得奇怪。后来,大将军霍光废掉昌邑王刘贺,迎立他当皇帝后,关中的厨业很奇怪,竟然奉他为祖师。以后,《画诀》祖师神马名位中,饼铺就用他的神马。宋人蔡绦《铁围山丛谈》卷六:“汉宣帝在仄微,有售饼之异,见于《汉书·宣帝纪》。至今凡千百岁,而关中饼师,每图宣帝像于肆中,今殆成俗。” 《考吃》第一部分 厨神(2) 另一位,就是传说中的詹王。这位神奇的詹王,一说是隋文帝的一位姓詹的御厨。有一次,隋文帝问他,什么东西最好吃。他回答是盐。隋文帝就以戏君之罪把他给杀掉了。把他杀掉之后,御厨们吓得做菜都不敢放盐了,隋文帝吃菜没有滋味,醒悟过来,就封这位姓詹的厨师为“詹王”。另有一种说法,则这位詹王本名叫詹鼠,根本就不是什么御厨,而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流浪汉。传说隋文帝因为御厨做的饭不好吃而杀掉了许多御厨,并张榜招贤,这位流浪汉詹鼠便揭榜入了宫。入宫应试,隋文帝问他:“什么最好吃?”他说,“饿”最 好吃。随后领隋文帝出城找“饿”,等隋文帝真的找到“饿”了,就拿出葱花饼给他,使隋文帝明白,只有饿了,吃饭才香。据说,因此,隋文帝才封他为“詹王”。 民间后来有祭祀这位“詹王”之俗。从立秋那天起,据说要敬四十八天。饭馆、酒馆的厨师,在这四十八天里都要敬他。据《采风录》记,每年农历八月十三,还有“詹王会”,供奉这位“厨师菩萨”,发售各种食物,这一天,往往又是一年中厨师收徒和出徒谢师的日子。 《考吃》第一部分 灵水(1) 人离不了水。古人认为,人身自呼吸空气之外,首宜饮水。因为,“人之体中,水占七成。不仅血管里所流血液之为水,脑浆一百分,含水七十八,而骨中亦含之。且人身所出之水亦甚多,口涎、溺汗,其显者也。皮肤毛管,时时出气,固如水气之流通。又凡用脑之时,脑气运动,亦为肌肤出水之证”。故古人统计,人身一天肌肤所出之水,大约合十五两。人身每天出气出水,日无所间,而腹中之食物悉为渣滓。若不时时饮水,渣滓填积,多则成毒。何况全身血液,亦全靠饮水调匀。所以,古人谈饮食,首先都必要先谈水。 朱彝尊在《食宪鸿秘》中说:“从来称饮必先于食,盖以水生于天,谷成于地。天一生水,地二成之之义也。人非饮食不生,自当以水谷为主。肴与蔬但佐之,可少可更,惟水谷不可不精洁。天一生水,人之先天只是一点水。凡父母资禀清明,嗜欲恬淡者,生子必聪明寿考,此先天之故也。《周礼》云,饮以养阳,食以养阴。水属阴,故滋阳;谷属阳,故滋阴。以后天滋先天,可不务精洁乎?” 古人认为,天是一,地是二,水生于天,谷成于地,人之先天只是一滴水,所以要以水与谷食为主,以菜肴佐之。水谷之间,水滋阳而谷滋阴,所以水最重要。朱彝尊认为,诸水的饮用,品茶、酿酒应该用山泉,烹饪则宜用江湖水。江湖水中未尝无原泉之性,而且得土气多而又无土滓无土性。江湖中水大而流活,得太阳也多,所以实该说是养生第一。朱彝尊称这种水为“第一江湖长流宿水”,称山泉雨水为第二。他介绍取江湖长流宿水法为:在江湖长流通港内,半夜船只未走时泛舟到中流,多带一些坛瓮把水舀回来,多备大缸贮下。用青竹棍左旋搅一百余回,搅成旋涡就住手,盖好用竹篾制的盖,不要再触动。在装水之前先留出一个空缸。三天后用洁净木勺把存了三天的水舀入空缸,舀到七分为止。缸内余水滓淘洗干净,令缸洁净,再把别缸水舀入此缸七分。这样逐缸倒运后,再用竹棍旋搅后盖好,三日后再舀过缸,去泥滓,如此三遍。然后预备洁净的灶锅,水入锅煮成滚透,舀取入坛。每个坛里还先要放上三两白糖霜,然后入水,盖好,停宿一两个月才能使用。 《管子》说:“水者,地之血气,如筋脉之流通者也,故曰水具材也。”又说:“水有大小又有远近。出于山而流入于海者,命曰经水。水别于他水入于大水及海者命曰枝水。山之沟一有水一无水者命曰谷水。水出于他水,沟流于大水及海者,命曰川水,出地而不流者命曰渊水。” 李时珍说:“水者坎之象《汉书》:“书称水曰润下,坎为水位,在北方,终藏万物者也。为政令顺时阴阳调和,终始相成十二月。”,上则为雨露霜雪,下则为海河泉井。”“水为万化之源,土为万化之母。饮资于水,食资于土。饮食者,人之命脉也,而营卫营卫:人体中水谷化生之气。营气为精气,属阴,主血,行于脉中。卫气为悍气,属阳,主气,行于脉外。营卫两气内外相贯,运行不息,以维系生命。赖之。故曰,水去则营竭,谷去则卫亡。”李时珍把江湖水归为地水。他认为,流水者,“其外动而性静,其质柔而气刚”,“水性本咸而体重,劳之则甘而轻。取其不助贤气,而益脾胃也”。江湖水有顺流水、急流水与逆流水之分。顺流水性顺而下流,又名甘澜水。急流水湍上峻急,其性急速而下达。逆流水为洄澜之水,其性逆而倒上。这三种之中,顺流水饮用为好。但李时珍称天水为一、地水为二,认为地水还是不如天水。 明人高濂也持这种看法。他认为饮膳之水,应该用“灵水”。他在《遵生八笺》中解说:“灵,神也,天一生水而精明不淆,故上天自降之泽实灵水也。”高濂认为,只有天上生出的水才是精明而不混浊的,所以天降之水是神水。灵水,就是雨雪露霜雹。高濂说:“灵者阳气胜而所散也,色浓为露,凝如脂,美如饴,一名膏露,一名天酒。”“雪者天地之积寒,雪为五谷之精。”“雨者阴阳之和,天地之施水从云下,辅时生养者也。和风顺雨,明云甘雨。《拾遗记》:‘香云遍润,则成香雨,皆灵雨也。’”高濂认为,可食之灵水,其实也就是这么三种,“若夫龙所行者,暴雨霪者,旱而冻者,腥而墨者,及檐溜者,皆不可食”。 南宋有一名学人贾铭,自号华山老人,从南宋一直活到明初,活了一百零六岁。贾铭著《饮食须知》中,对种种天降水做了界定: 天雨水:味甘淡,性冷。暴雨不可用。淫雨及降注雨谓水,味甘薄。 立春节雨水:性有春开始生之气。妇人不生育者,是日夫妇各饮一杯,可易得孕。取其发育万物之义也。 梅雨水:味甘性平,芒种后逢壬为入梅,小暑后逢壬为出梅,须淬入火炭解毒。此水入酱易熟,沾衣易烂,人受其气生病,物受其气生霉。忌用造酒醋。浣垢如灰汁,入梅叶煎汤洗衣霉,其斑乃脱。 液雨水:立冬后十日为入液,至小雪为出液。百虫饮此皆蛰伏。宜制杀虫药饵,又谓之药雨。 腊雪水:味甘性冷。冬至后第三戊为腊,密封阴处,数年不坏。用此水浸五谷种,则耐旱不生虫。酒席间则蝇自去。淹藏一切果菜,永不虫蛀。春雪日久则生虫,不堪用,亦易败坏。 《考吃》第一部分 灵水(2) 冰:味甘,性大寒,止可浸物。若暑月食之,不过暂时爽快,入腹令寒热相激,久必致病,因与时候相反,非所宜也。 露水:味甘,性凉,百花草上露皆堪用,秋露取之造酒,名秋露白,香冽最佳。凌霄花上露入目损明。 冬霜:味甘性寒,汲时用鸡羽扫入瓶中。密封阴处,久留不坏。 冰雹水:味咸,性冷,有毒。人食冰雹,必患风癫之症。酱味不正,取一二升纳瓮中,即还本味。 这些天水中,自然是甘露最好。古人称露水甘凉润燥,涤暑除烦。《瑞应图》记:“甘露,美露也,神灵之精,仁瑞之泽,其凝如脂,其甘如饴,故有甘膏酒浆之名。”清人王士雄《随息居饮食谱》中,记有各种露水之性能:“稻头上露,养胃生津。菖蒲上露,清心明目。韭叶上露,凉血止噎。荷花上露,清暑怡神。菊花上露,养血息风。”露水有秋前秋后之分。两者相比,秋后之露比秋前之露要好。 甘露固然好,毕竟太金贵。于是,贾铭提出贮“神水”。“神水”一般都指节气日水。比如立春日、清明日的雨水,比如谷雨日要取长江之水,五月端午午时有雨,要急伐竹竿,剖开竹竿,其中“必有神水”。寒露、冬至、小寒、大寒四节及腊日水宜浸造滋补丹丸药酒。这些说法,现在看,都没多少道理。 除江河水、灵水以外,还有井水。井水味有甘淡咸之异,性凉。贾铭说:“凡井水,远从地脉来者为上。如城市人家稠密,沟渠污水杂入井中者,不可用。须煎滚澄清,候碱秽下坠,取上面清水用之。如雨浑浊,须擂桃杏仁,连汁投入水中搅匀,片时则水清矣。”朱彝尊说:“煮粥,必须井水,亦宿贮为佳。”井水中,精彩者是井花水,井花水是清早第一汲者。朱彝尊说:“凡井水澄蓄一夜,精华上升,故第一汲为最妙。每日取斗许入缸,盖好宿下。”他叮嘱,汲井水要轻轻下井绳,以免浊者泛起。凡井久无人汲取者,不宜即饮。 各种水各有利弊。明人田艺蘅则认为,井其清出于阴,其通入街淆,脉暗而味滞,故井水下,江湖水则:“江,公也,众水共入其中,水共则味杂。泉自谷而溪而江而海,力以渐弱,气以渐而薄,味以渐而碱。”所以,水之最佳者,只有泉水。 《随息居饮食谱》记,试水美恶,辨水高下,其方法有五种,江河、井泉、雨雪之水,其实性能都一样。 “第一煮试。取清水置净器煮熟,倾入白瓷器中,候澄清。下有沙土者,此水质浊也。水之良者无滓,以煮物则易熟。” “第二日试。清水置白瓷器中,向日下令日光正射水,视日光中,若有尘埃:万物相互作用而变化生长之意。如游气者,此水质不净也。水之良者,其澄彻底。” “第三味试。水,无气也,无气无味。无味者真水,凡味皆从外合之。故试水,以淡为主,味佳者次之,味恶为下。天泉最淡,故烹茶独胜,而煮粥不稠。” “第四称试。有各种水欲辨优劣,以一器更酌而衡之,轻者为上。” “第五纸帛试。用纸或绢帛之类,色莹白者,以水蘸而干之,无痕迹者为上。“白水”为泉,故水以色白为上。” 《考吃》第一部分 火(1) 火是饮食烹饪之根本。应该说,有了火,才有了饮食文化。 在火没有诞生之前,先民们只能过原始的、禽兽一般的生活。所谓“食草木之食,鸟兽之肉,饮其血,茹其毛”。如《韩非子》所说:“民食果蛤,腥臊恶臭,而伤害腹胃,民多疾病。”自火诞生后,才使“炮生为熟,令人无腹疾,有异于禽兽”。火之发明者,中国一致的传说是钻燧取火的燧人氏。考古者从周口店北京猿人所用石器初步推测,中国猿人开始 自觉用火,大约在五十万年以前。 中国历史上有三皇五帝说。三皇之称,起码有四种说法:一种说法,是伏羲、神农、黄帝(《世本》、《帝王世纪》);一种说法,是伏羲、女娲、神农(《三皇纪》、《风俗通》);一种说法是伏羲、神农、祝融(《白虎通》);还有一种说法,就是伏羲、神农、燧人(《白虎通》)。燧人氏肯定在伏羲、神农之后。因为据中国民间传说,自伏羲之后,大庭氏王才有天下;伏羲之后,次有柏皇氏、中央氏、栗陆氏、骊连氏、赫胥氏、尊节氏、祝融氏、混沌氏、昊英氏、有巢氏、葛天氏、阴康氏、朱襄氏、无怀氏、燧人氏,皆袭谥庖牺氏即伏羲。之号。 《尸子》:“燧人上观星辰,下察五木以为火。”按阴阳五行说,火生于木,故燧人用木取火。《路史》中说,燧人是观乾象,察辰心而出火,做钻燧。“辰心”,按古人所说为“心宿”,即“大火星”。所谓“五木”,是指当时认为五种应天时可以取火的木材,即“榆:柳青,故春取之;枣:杏赤,故夏取之;桑:柘黄,故季夏取之;柞:白,故秋取之;槐:檀黑,故冬取之”。 燧人做钻燧取火后,其钻木工具称燧,后人又发明利用金属向太阳取火,于是又有“木燧”和“阳燧”之分。《淮南子》记:“阳燧见日则燃而为火。阳燧,金也。日高三四丈,持以向日,燥艾承之寸余,有顷,焦吹之则得火。”《古今注》:“阳燧以铜为之,形如镜,照物则景倒,向日生火。” 在汉以前,用阳燧取火,称做“明火”,用木燧取火,称做“国火”。按《周礼》中《大祝》、《大司寇》的说法,阳燧取之于日,近于天也,故占卜与祭祀时用之。木燧取之于五木,近于人也,故烹饪用之。汉以后,用金属与石相击,也可摩擦得火,于是,简单的铁片就可成为阳燧。人们一出门,一般腰间都左佩阳燧,右佩木燧,以随时取火用。另备有艾加上硝水制成的火绒,当摩擦得到火星掉在绒上燃烧时,再用“发烛”接引得火。所谓“发烛”,是用褪皮的麻秸做成的小片状,长五六寸,流硫磺于首,遇火就燃。 有了火后,就有了灶。创造灶者,一说是炎帝。《淮南子》:“炎帝于火而死为灶。”注:“炎帝神农,以火德王天下,死祀于灶神。”一说是黄帝。《续事始》:“灶,黄帝所置。”于是《事物原会》就称:“黄帝作灶,死为灶神。”而火神,按一般说法是祝融。《淮南子·时则》注:“祝融吴回,为高辛氏火正,死为火神,托祀于灶。”《史记·楚世家》:“董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,甚有功,能光融天下,帝喾命曰‘祝融’。”《礼记月令》:“孟夏之月,其帝炎帝,其神祝融,其祀灶,祭先师。” 原始的灶的形态,是在地上掘坑。今西安半坡遗址发掘出的灶,为双连地灶,即挖在地表的两个火坑,地表上两坑相隔,而在地下则两坑相连相通。一坑为进柴处,一坑为出火处,两坑相通的洞口就是灶门。西安半坡至今有六七千年历史,其发明者,当是炎帝而不应是黄帝。据推算,黄帝主政的时间,距今约四千六百多年。炎帝在黄帝之前传七十世,以二十年一世推算,大约距今六七千年。至战国时,灶的制作已非常完美。《鲁连子》记:“一灶五突突:烟囱。,分烟者众,烹饪十倍。” 以火而烹饪,古人马上注意到了火候对于烹饪之重要。古文中首次谈及火候对于烹饪之重要的,是《吕氏春秋·本味篇》。其中伊尹这样告诉商汤:“凡味之本,水最为始五行之数,水为第一……五味三材五味:咸、苦、酸、辛、甘。三材:水、木、火。,九沸九变张景阳《七命》:“味重九沸。”,火为之纪。时疾时徐,灭腥去臊除膻,必以其胜,无失其理。调和之事,必以甘、酸、苦、辛、咸。先后多少,其齐甚微,皆有自起,鼎中之变,精妙微纤,口弗能言,志弗能喻。若射御之微,阴阳之化,四时之数。放久而不弊,熟而不烂,甘而不哝,酸而不酷,咸而不减,辛而不烈,淡而不薄,肥而不。”这段话翻成白话的大意是:大凡味之根本,水为第一。依酸甜苦辣咸这五味和水木火这三材来施行烹调。鼎中九次沸腾就会有九种变化,这要靠火来控制调节。有时用武火,有时用文火,清除腥、臊、膻味,关键在掌握火候。只有掌握了用火的规律,才能转臭为香。调味必用甜酸苦辛咸这五味,但放调料的先后和用料多少,它们的组合是很微妙的。鼎中的变化,也是精妙而细微,无法形容,就是心里有数也难以说得清楚。就像骑在马上射箭一样,要把烹技练到得心应手。如阴阳之自然化合,如四时之自然变换,烹饪之技才能做到烹久而不败、熟而不烂、甜而不过、酸而不浓烈、咸而不涩嘴、辛而不刺激、淡而不寡味、肥而不腻口。 《考吃》第一部分 火(2) 袁枚后来在《随园食单》中,专门有一节关于火候的论述。他认为,烹饪食物,关键是掌握火候。煎炒必须用旺火,火力不足,炒出来的东西就会疲软;煨煮则必须用温火,火猛了,煨成的食品就会干瘪。要收汤的食品,应该先用旺火,再用温火。如果心急而一直用旺火,食物就会外焦而里不熟。他认为,腰子、鸡蛋这类,越煮越嫩;鲜鱼、蚶蛤这类,则稍多煮就会不嫩。猪肉熟了就要起锅,这样,颜色红润,起锅稍迟就会变黑。做鱼要是起锅晚了,则活肉都会变死。烹饪时,开锅盖的次数多了,做出的菜就会多沫而少香。如果火灭以 后再烧,则菜就会走油而失味。袁枚说,传闻道人必须经过九次循环转变才能炼成真丹,儒家则以既不做过头,又要功夫到家为准。厨师要正确掌握了火候,谨慎操作,才算基本掌握了烹调。掌握了烹调的厨师,做出来的鱼,应该临吃时还是色白如玉,肉凝而不散,这种肉是活肉。要是色白如粉、松而不粘者,就是死肉。 古人认为,火有新火、旧火之分,温酒炙肉做菜用的石炭火、木炭火、竹火、草火、麻火麻火:用麻根燃烧的火。,气味各自不同。清人《调鼎集·火》中,就列举种种火配以种种食物烹制:“桑柴火:煮物食之,主益人。又煮老鸭及肉等,能令极烂,能解一切毒,秽柴不宜作食。稻穗火:烹煮饭食,安人神魂到五脏六腑。麦穗火:煮饭食,主消渴润喉,利小便。松柴火:煮饭,壮筋骨,煮茶不宜。栎柴火:煮猪肉食之,不动风,煮鸡鸭鹅鱼腥等物烂。茅柴火:炊者饮食,主明目解毒。芦火、竹火:宜煎一切滋补药。炭火:宜煎茶,味美而不浊。糠火:砻糠火煮饮食,支地灶,可架二锅,南方人多用之,其费较柴火省半。惜春时糠内入虫,有伤物命。” 而元人贾铭在《饮食须知》中,却告知:“宜用阳燧火珠,承日取太阳真火,其次贴钻槐取火为良。”他认为,“其戛金击石即用铁器击火石生火。,钻燧八木之火皆不可用。八木者:松木难瘥瘥:疫病。松木难瘥:用松木之火,得病难愈。,柏火伤神多汗,桑火伤肌肉,柘火伤气脉,枣火伤内吐血,橘火伤营卫经络,榆火伤骨失志,竹火伤筋损目也”。 顾炎武也反对用石取火,认为用火石取火都会影响寿命。但他认为,应按四时五行之变取木之火。他说:“人用火必取之木,而复有四时五行之变。《素问》黄帝言:壮火散气,少火生气。《周礼》:季春出火贵其新者,少火之义也。今日一切取之于石,其性猛烈而不宜人,病痰之多,年寿自减,有之来矣。” 古人称火为“阳之精”。《后五行志》:“火者,阳之精也,火性炎。”《河图·汴光篇》:“阳精散而分布为火。”古人把火称为五行之一,认为它有气而无质,可以生杀万物,神妙无穷。古人认为,独有火在五行中有二,其他都只有一。所谓二者,是指火有阴火和阳火之分。古人又把火分成天火、地火、人火三种,认为天火有四,地火有五,人火有三。天之阳火有二:太阳,真火;星精,飞火。天之阴火有二:龙火(称龙口有火),雷火。地之阳火有三:钻木之火,击石之火,戛金之火。地之阴火有二:石油之火古人称油贮存到一定数量会自然起火。,水中之火古人称江湖河海,夜动有火……人之阳火有一,丙丁君火就是心、小肠的所谓离火。;人之阴火有二,命门相火谓起于北海,称坎火,游行三焦寄位肝胆。,三昧之火纯阳,乾火……总共阳火六,阴火也六,共十二。 中国取火之工具,一直非常落后。在相当长时间内,一直使用原始的“发烛”,到唐宋间,发展为以松木制成比较精致的“发烛”。《委巷丛谈》:“杭人削松木为小片,其薄如纸,硫磺涂其锐,名曰‘发烛’。”宋以后,又称“火寸”。《清异录·器具》:“夜中有急,苦于作灯之缓。有智者批松条,染硫磺,置之待用。一与火遇,得焰穗燃,即神之,呼‘引光奴’。今遂有货者,易名‘火寸’。” 据说南宋时,就有专造“火寸”的作坊。日本人因此而早时称火柴为“磷寸”。 发明火柴者,据说是瑞典人。1833年,他们开始用黄磷做摩擦火柴。但黄磷有剧毒,且易自燃,不安全。1855年,有伦塔斯脱姆发明用赤磷代替黄磷,从此有了世界上第一批安全火柴。火柴从1880年起进入中国,当初英国人理查在上海开办了第一个火柴经营处。1890年,瑞典人在上海开办了中国第一个火柴厂“瑞商洋行”。中国生产的第一种火柴的商标印有慈禧半身像,据说出中国第一盒火柴时正值慈禧六十大寿。因为火柴是从国外引进的,中国人就称之为“洋火”。 《考吃》第一部分 油(1) 《黄帝内传》:“王母授帝以九华灯檠,注膏油于,以燃灯。”这是一种说法,油是西王母授给黄帝的。另一种说法见《渊鉴类函》:“黄帝得河图书,昼夜观之,乃令牧采木实制造为油,以绵为心,夜则燃之读书,油自此始。”按这种说法,是黄帝从河图书中得到的启示,采木实为油,显然已是榨油。而黄帝时还无书也无榨油技术,故此说不可信,乃后人伪托。为见《事物绀珠》,则为神农做油,按此说法,油则又始于炎帝。 其实,初有文字时,并无“油”字,早时称油为“膏”或“脂”。按《释名》曰:“戴角曰脂,无角曰膏。”早时的油都是从动物身上提取出来。最早的称谓,有角者提炼出来称脂,无角者提炼出来称膏。《大戴礼记·易本命》曰:“戴角者无上齿,谓牛无上齿,触而不噬也。无角者膏而无前齿,谓豕属也。无前齿者,齿盛于后,不用前。有羽者脂而无后齿,羽当为角,谓羊属也,齿盛于前不任后。”《考工记》郑注:“脂者,牛羊属;膏者,豕属。”古人之称谓,分别得非常清楚。同是荤油,牛油羊油必称脂,猪油必称膏;同是脂,在脊又曰“肪”,在骨又曰“”。而兽脂聚,又曰“”。 《周礼·天官·庖人》:“凡用禽献,春行羔豚,膳膏香;夏行,膳膏臊;秋行犊,膳膏腥;冬行鲜羽,膳膏膻。”庖人是掌天子膳羞时供应肉食的官。禽献,禽在这里指鸟兽的总名,也就是献给天子煎和的四时鸟兽。古人杀牲谓之用,煎和谓之膳,所以这里指的是熟食。羔、豚:小羊小猪。:,干雉;,干鱼。犊:犊,牛犊;,麋鹿。鲜:鱼、鳖蟹之属。羽:雁、鹅。煎和这些东西所用膏油,一物配一物,也是有规定的。按东汉郑众注:“膏香,牛脂也;膏臊,豕膏也。”按东汉杜子春注,则“膏臊,犬膏。膏腥,豕膏也。膏膻,羊脂也”。 《礼记·内则》记,当时烹饪,“脂用葱,膏用韭”。陈注:“肥凝者为脂,释者为膏。”脂指凝固的油,膏指融化的油。 早时烹饪都用这种提取的荤油。提取方法,按《齐民要术》的记载,乃“猪肪取脂”。也就是炒。把动物的油脂剥下来切成块炒,炼出膏再凝而为脂。 早在周代,脂膏的使用,一种是放入膏油煮肉,一种是用膏油涂抹以后将食物放在火上烤,还有一种就是直接用膏油炸食品。《续晋阳秋》记:“桓灵宝好蓄法书名画。客至,曾出而观。客食寒具,油污其画,后遂不设寒具。”当时的寒具,就是用膏油炸的面食。 使用相当长时间的动物油后,因为榨油技术的诞生,才始有素油。素油的提炼,大约始于汉。刘熙《释名》有“柰油,捣实和以涂缯上,燥而发之形似油也。杏油亦如之”。柰是果木,就是林檎的一种,也称“花红”和“沙果”。缯是当时丝织物的总称,古谓之“帛”,汉谓之“缯”。将沙果和杏捣烂搅和后涂在丝织物上,待干后好像是油一样,其实并非真正的油。按《天中记》中说法,早时的素油是从“乌臼”中提炼出来的:“荆州有树,名乌臼,其实如胡麻子,其汁,可为脂,其味亦如猪脂。”“乌臼”,实际为“乌桕”,落叶乔木,有种子,外面包白色蜡质。种壳和仁确实都可榨油,但榨出的油现在都只能做工业原料。 《三国志·魏志》:“孙权至合肥新城,满宠驰往,赴募壮士数十人,折松为炬,灌以麻油,从上风放火烧贼攻具。”这里以芝麻油作为照明燃料。晋人张华《博物志·卷四·物理》中,已记:“煎麻油,水气尽无烟,不复沸则还冷。可内手搅之。得水则焰起,散卒不灭。”可见,芝麻油是最早的素用食油。张华的《博物志》上已记有用麻油制豆豉法:“外国有豆豉法:以苦酒浸豆,暴令极燥,以麻油蒸讫,复暴三过乃止。” 《考吃》第一部分 油(2) 按《汉书》所说,芝麻乃张骞从西域带回的种子,所以芝麻初名“胡麻”。《梦溪笔谈》:“汉史张骞始自大宛得油麻种来,故名‘胡麻’。”大宛是古西域国名,今独联体中亚费尔干纳盆地。汉时,芝麻已有大量生产,榨油技术如何发明,早期如何操作,却并无文字记载。《齐民要术》记有“白胡麻”、“八棱胡麻”两个品种,注明“白者油多”。陶弘景《本草经集注》:“生榨者良,若蒸炒者,止可供食及燃灯耳。”但都无具体说明。芝麻油在唐宋成为极普遍的烹饪用素油。唐孟诜《食疗本草》:“白麻油,常食所用也。”《梦溪笔谈》:“如今之北方人喜用麻油煎物,不问何物,皆用油煎。庆历中,群学士会于玉堂,使人置得生蛤蜊一篑,令饔人烹之,久且不至。客讶之,使人检视。则曰,煎之已焦黑,而尚未烂。坐客莫不大笑。” 宋庄季裕《鸡肋编》中有一节专记油,详述宋代各种植物油的提取,认为诸油之中,“胡麻为上”。庄季裕记,当时河东食大麻油,陕西食杏仁、红蓝花子、蔓菁子油,山东食苍耳子油。另外还有旁昆子油疑乃蓖麻油。、乌桕子油。婺州、频州沿海食鱼油。“宣和中,京西大歉,人相食”,又“炼脑为油,以食贩于四方莫能辨也”。 至明代,植物提取的素油品种日益增多。《天工开物》记:“凡油供馔食用者,胡麻、莱菔子莱菔即萝卜。、黄豆、菘菜子为上;苏麻、芸台子次之;茶子次之,苋菜子次之;大麻仁为下。”《天工开物》记当时榨油:“北京有磨法,朝鲜有舂法,以治胡麻,其余则皆从榨也。”其记榨各种菜籽油的方法是:“取诸麻、菜子入釜,文火慢炒,透出香气,然后碾碎受蒸。凡炒诸麻、菜子宜铸平底锅,深止六寸者,投子仁于内,翻拌最勤。若釜底太深,翻拌疏慢,则火候交伤,灭丧油质。炒锅亦斜安灶上,与蒸锅大异。凡碾埋槽土内,其上以木竿衔铁陀,两人对举而推之。资本广者,则砌石为牛碾,一牛之力可敌十人。亦有不受碾而受磨者,则棉子之类是也。既碾而筛,择粗者再碾,细者则入釜甑受蒸。蒸气腾足取出,以稻与麦包裹如饼形,其饼外圈箍或用铁打成或破篾绞刺而成,与榨中则寸相稳合。凡油原因气取,有生于无。出甑之时,包裹怠缓则水火郁蒸之气游走,为此损油。能者疾倾疾裹而疾箍之,得油之多。”“包内油出滓存名曰‘枯饼’,凡胡麻、莱菔、芸台诸饼皆重新碾碎,筛去芒,再蒸再裹而再榨之,初次得油二分,二次得油一分。若桕桐诸物则一榨已尽流出,不必再也。若水煮法,则并用两釜,将蓖麻、苏麻子碾碎入一釜中,注水滚煎,其上浮沫即油,以勺掠取倾于干釜内,其下慢火熬干水气,油即成矣。然得油之数毕竟减杀。北磨麻油法,以粗麻布袋捩绞。”《天工开物》说,用榨油法,胡麻每石得油四十斤,莱菔子每石得油二十七斤,芸台子每石得三十斤,菘菜、苋菜子每石得三十斤,茶子得一十五斤,黄豆得九斤。但《天工开物》却没提到花生油。花生油是诞生得最晚的植物油。清檀萃《滇海虞衡志》才始记花生油:“落花生为南果中第一,以其资于民用者最广。宋元间,与棉花、蕃瓜、红薯之类,粤估从海上诸国得其种归种之。呼棉花曰‘吉贝’,呼红薯曰‘地瓜’,落花生曰‘地豆’……落花生以榨油为上。故自闽及粤,无不食落花生油。”檀萃所记之时乃清乾隆年间。但作于清嘉庆十八年的《调疾饮食辨》《油》篇中,却只记植物油四种:脂麻油(芝麻油)、豆油、芸台油(菜子油)、吉贝油(棉花子油),并无花生油。李调元《粤东笔记》《油》篇记:“榄仁(橄榄)油、菜油、吉贝仁油、火麻子油皆可食。 然率以茶子油白者为美,曰‘白茶油’。黑色炒焦以为小磨香油名曰‘秧油’。”也没提花生油。 《调鼎集》亦有《油论》:“菜油取其浓,麻油取其香,做菜须兼用之。麻油坛埋地窨数日,拔去油气始可用。又,麻油熬尽水气,即无烟,还冷可用。又,小磨将芝麻炒焦磨,油故香,大车麻油则不及也。豆油、菜油入水煮过,名曰‘熟油’,以之做菜,不损脾胃,能埋地窨过更妙。” 还是没提花生油。 《考吃》第一部分 盐(1) 《世本》记:“黄帝时,诸侯有夙沙氏,始以海水煮乳,煎成盐。其色有青、黄、白、黑、紫五样。”有关夙沙氏,汉宋衷有注,但《世本》散佚,后人引则各异。《路史》引宋衷注为:“夙沙氏,炎帝之诸侯。”《太平御览》引宋衷注为:“宿沙卫,齐灵公臣。齐滨海,故卫为渔盐之利。” 宿(夙)沙是传说中人,但说明中国最早的盐是用海水煮出来的。“盐”古作“”,此字 本象是在器皿中煮卤,天生者卤,煮成者盐。《说文》:“天生曰,人生曰。”开始煮盐,当在神农氏(炎帝)与黄帝之间,距今约两千八百年。 中国的盐井诞生也很早。《蜀王本纪》:“宣帝地节中始穿盐井数十所。”宣帝地节年号在公元前69—前66年,距今也已两千多年。《陵州郡志》则记:“井乃东汉天师张道陵所开,曰‘狼毒井’。有毒龙藏井中,及盐神玉女为祟。天师以道力驱出毒龙,禁玉女于井中,然后人获咸泉之利。”按史书记,张道陵著道书二十四篇后确实入蜀,在鹤鸣山遇到天人下凡,从此修成正果。 自汉代起,也始利用盐池取盐。王《洛都赋》:“东有盐池,玉洁冰鲜,不劳煮,成之自然。”刘桢《鲁都赋》:“又有盐池漭沆,煎炙阳春,焦暴喷沫,疏盐自殷,挹之不损,取之不勤。”郭璞《盐池赋》:“水润下以作咸,莫斯盐之最灵。傍峻岳以发源,池茫尔而海。嗟玄液之潜盛,盖莫知其所生。”常琚《华阳国志》:“越隽笮夷有盐池,积薪以池水灌而后焚之成盐。” 初期盐的制作,直接安炉灶架铁锅燃火煮。这种原始的煮盐费工时,耗燃料,产量少,盐价贵。于是,从盐一诞生起,王室就立有盐法。在周朝时,掌盐政之官叫“盐人”。《周礼·天官·盐人》:“盐人掌盐之政令,以共百事之盐。祭祀共其苦盐、散盐。宾客,共其形盐。王之膳羞,共其饴盐,后及世子亦如此。”这段话的意思是:盐人管盐政,管理各种用盐的事务。祭祀要用苦盐、散盐。“苦”字又作“”,《曲礼》:“凡祭宗庙之礼,曰‘咸鹾’。”《尔雅·释言》:“咸,苦也。”郭璞注:“苦即大咸。”《水经注·涑水》:“土人乡俗引裂沃麻,分灌川野,畦水耗竭,土自成盐,即所谓咸鹾也,而味苦,号曰‘盐田’。”散盐就是煮水治后的盐。《史记索隐》:“散盐,东海煮水为盐也。”《管子·地数篇》:“请君伐菹薪,煮沸水为盐。” 春秋战国时,有盐,国就富。《汉书》:“吴煮东海之水为盐,以致富,国用饶足。”齐国管仲也设盐官专煮盐,以渔盐之利而兴国。 汉武帝始设立盐法,实行官盐专卖,禁止私产私营。《史记·平准书》:“建元间,以东郭咸阳、孔仅为大农丞,领盐铁事。言,山海,天地之藏也,皆宜属少府,陛下不私,以属……敢私铸铁器煮盐者,左趾。”也就是说,谁敢私自制盐,就施以刑——把左脚趾割掉。《晋令》:“凡民不得私煮盐,犯者四岁刑,主吏二岁刑。”晋代时,私煮盐者百姓判四年刑,官吏判两年。立盐法后,市民食盐是有规定的。《管子》:“凡食盐之数,一月丈夫五升少半,妇人三升少半,婴儿二升少半。” 古时盐有各种颜色。《北户录》:“恩州有盐场,色如绛雪。琴湖池桃花盐,色如桃花,在张掖西北。”《广志》:“海东有印成盐,西方有石子盐,皆生于水。北胡中有青盐,五原有紫盐,波斯国有白盐如石子。”《金楼子》:“清池盐正四方,广半寸,其形扶疏。”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把众多品种古盐分成三种:食盐、戎盐、光明盐。食盐,就是普通的食用盐。李时珍引陶弘景《名医别录》:“有东海盐、北海盐、南海盐、河东盐池、梁益盐井、西羌山盐、胡中树盐,色类不同,以河东者为胜。山盐即崖盐。胡中树盐,《唐会要》:“胡中盐出于木又出于石。”《魏书》:“忽吉国水气碱,凝盐生树上。”东海盐,官盐,白草粒细。北海盐黄草粒粗,以作鱼及咸菹。蜀中盐小淡,广州盐咸苦。”李时珍引苏颂《图经本草》:“并州并州即今山西太原附近。末盐乃刮咸煎炼者,不甚佳,所谓卤咸是也。大盐生河东河东,泛指山西。池泽,粗于末盐,即今解盐也。解州今山西运城。安邑两池,取盐于池旁耕地,沃以池水。每得南风急,则宿夕成盐满畦,彼人谓之‘种盐’,最为精好。东海北海南海盐者,今沧密、楚秀、温台、明泉、福广、琼化诸州,煮海水作之,谓之‘泽盐’,医方谓之‘海盐’。海边掘坑,上布竹木,覆以蓬茅,积沙于上。每潮汐冲沙,则卤咸淋于坑中,水退则以火炬照之。卤气冲火皆灭,因取海盐贮盘中煎之,顷刻而就。其煮盐之器,汉谓之‘牢盆’,今或鼓铁为之,南海人编竹为之。上下周以蜃灰,横丈深尺,平底,于灶背,谓之‘盐盘’。梁益盐井者,今归州及四川诸郡皆有。盐井汲其水以煎作盐,如煮海法。又滨州有土盐,其色最粗黑,不堪入药。”李时珍自己考:“盐品甚多。海盐取海卤煎炼而成,今辽冀、山东、两淮、闽、浙、广南所出是也。井盐取井卤煎炼而成,今四川、云南所出是也。池盐出河东安邑,西夏灵州,今惟解州种之。疏卤地为畦,陇而堑围之,引清水注入,久则色赤。待夏秋南风大起,则一夜结成,谓之‘盐南风’。如南风不起,则盐失利。亦忌浊水淤淀盐脉也。又海丰、深州者,亦引海水入池晒成。并州、河北所出,皆硷盐也。刮取硷土煎炼而成。阶成、凤川所出,皆崖盐也。生于土崖之间,状如白,亦名‘生盐’。此五种,皆食盐也。上供国课,下济民用,海盐、井盐、硷盐三者出于人;池盐、崖盐二者出于天。《周礼》云:‘盐人掌盐之政令。祭祀共其苦盐、散盐。宾客,共其形盐。王之膳羞,共其饴盐。’苦盐即颗盐也,出于池,其盐为颗,未炼治,其味咸苦。散盐即末盐,出于海及井,并煮硷而成者,其盐皆散末也。形盐即印盐,或以盐刻作虎形也,或云积卤所结,其形如虎也。饴盐,以饴拌成者,或言生于戎地,味甜而美也。此外又有崖盐,生于山崖,戎盐生于土中,伞子盐生于井,石盐生于石,木盐生于树,蓬盐生于草。造化生物之妙,诚难殚知也。” 《考吃》第一部分 盐(2) 至于戎盐,也就是当时所谓“西番盐”。《后魏书》中说,西番盐共有九种,各有所宜。陶弘景释:“白盐、食盐,常食者。黑盐,主腹胀气满。胡盐,主耳聋目痛。柔盐,主马脊疮。又有赤盐、驳盐、臭盐、马齿盐四种,并不入食。马齿即大盐。黑盐疑是卤盐。柔盐疑是戎盐,而此戎盐又名胡盐。二三相乱。今戎盐虏中甚有,从凉州来,亦从敦煌来,其形作块片,或如鸡鸭卵,或如菱米。色紫白,味不甚咸,口尝气臭,正如鸡子臭者,乃真。”苏颂说:“陶氏所说九种,今人不能遍识。医家治眼及补下药多用青盐,恐即戎盐也。《本 草》云:北海青,南海赤。今青盐从西羌来者,形块方棱,明莹而青黑色,最奇。北海来者,作大块而不光莹,又多孔窍,如蜂窠状,色亦浅于西盐。”李时珍说:“《本草》戎盐云‘北海青,南海赤’,而诸注乃用白盐,似与本文不合。按《凉州异物志》云:‘姜赖之墟,今称龙城,刚卤千里,蒺藜之形。其下有盐,累棋而生。出于胡国,故名戎盐。’赞云:‘盐山二岳,二邑为质,赤者如丹,黑者如漆。小大以意,镂之为物,作兽辟恶,佩之为吉。或称戎盐,可以疗疾。’此说与《本草》本文结合,亦准赤黑二色,不言白者。盖白者乃光明盐,而青盐赤盐则戎盐也。故《西凉记》云:‘青盐池出盐,正方半寸,其形如石,甚甜类。’《真腊记》云:‘山间有石,味胜于盐,可琢为器。’《梁杰公传》言:‘交河之间,掘碛下数尺,有紫盐,如红如紫,色鲜而甘,其下丈许有珀。’《北户录》亦言‘张掖池中桃花盐,色如桃花,随月盈缩’。今宁夏近凉州地,盐井所出青盐,四方皎洁,如石山。丹卫即张掖地,有池产红盐红色。此二盐,即戎盐之青赤二色者。医方但用青盐而不用红盐,不知二盐皆名戎盐也。所谓南海北海者,指西海之南北而言,非炎方之南海也。张杲《玉洞要诀》云:赤戎盐出西戎,禀自然水土之气结而成质,其地水土之气黄赤,故盐亦随土气而生。味淡于石盐,力能伏阳精。但于火中烧汁红赤,凝定色转益者,即真也。” 光明盐又称水晶盐与“君王盐”。《金楼子》:“百盐小小有蜂洞,如水精,及其映日光似虚魄。胡人和之以供国厨,名为‘君王盐’,又名‘玉华盐’。”《梁四公子记》:“高昌国遣使贡盐二颗,颗如斗状,白似玉帝。”这两颗盐,一颗叫“南烧羊山”,是在有月亮的夜晚收藏的;一颗叫“北烧羊山”,是在没月亮的夜晚收藏的。“月望收者,文理粗,明澈如水。非月望收者,其文理密。”李时珍认为光明盐就是石盐。“石盐有山产水产两种。山产者即崖盐也,一名生盐,生山崖之间,状如白,出于阶成、陵凤、永康诸处。水产者,生池底,状如水晶石英,出西域诸处。”李时珍认为,“光明盐得清明之气”,所以是“盐之至精者也”。 《吕氏春秋·本味篇》:“和之美者,阳朴之姜,招摇之桂,越骆之菌,鲔之醢,大夏之盐。”大夏,按《淮南子》,乃湖泽名:“西北方曰大夏,曰海泽。”按郝懿行的说法,“大夏”,则是“古晋地”,也就是所谓“河东盐”。 中国第一个做盐生意的盐商是猗顿。猗顿是春秋时鲁人,旧有“陶朱、猗顿之富”的说法,陶朱是指范蠡。范蠡助越王勾践灭吴后,因为认为越王为人不可共安乐,因此弃官到山东定陶县称“陶朱公”,经商致富。“十九年中三致千金,子孙经营繁息,遂至巨万。”猗顿则到春秋时的郇国。郇国汉属河东郡,今属山西。猗顿在郇国经营河东盐十年,亦成为豪富。 古代盐商一般都具垄断特权,所以盐商十有八九都发了大财。明清两代,江南扬州一带的盐商之奢靡达到顶峰。据《清稗类钞》记:“有欲以万金一时费去者,使门下客以金尽买金箔,载至镇江金山寺塔上,向风扬之,顷刻而散,沿缘草树间,不可复收。又有以三千金尺买苏州不倒翁,倾于水中,水道为之寒者。”有喜欢漂亮貌美的,从司阍一直到灶婢,都选用二八佳丽清秀之辈。有反过来喜欢貌丑的,奴仆为录用,不惜毁其容,用酱敷之,在太阳下曝晒。 据《清稗类钞》记,当时黄均太是两淮八大盐商之首。他吃一碗蛋炒饭,要耗银五十两。这碗蛋炒饭要保证每粒米都完全完整,又必须粒粒米全部分开,还必须每粒米都泡透蛋汁,外面是金黄的,内心是雪白的。配这碗饭的要有百鱼汤,这百鱼汤里包括鲫鱼舌、鲢鱼脑、鲤鱼白、斑鱼肝、黄鱼膘、鲨鱼翅、鳖鱼裙、鳝鱼血、鳊鱼划水、乌鱼片,等等。这么些东西烩做一锅,为的是摆派头。这位黄均太据说每天早上吃鸡蛋两枚配燕窝参汤。一天他自己从账本上看到,这两枚鸡蛋每枚纹银一两,当时他自己都觉得蛋价再贵也不至于如此之巨,于是呼厨师来追问。厨师说,你每天所吃的鸡蛋,非市上能买到的可以相比,每枚纹银一两,价其实还不算高。主人要是不信,请另换一位庖厨,如果适口,就可以用之。说完,自告而退。于是黄盐商换了一个厨师,果然鸡蛋的味道和以前不一样。他换了好几个厨师,原来鸡蛋的味道一直无法恢复。于是他再让原来的厨师入宅服役,第二天进鸡蛋,果然味道如初。黄盐商因此问:“你有什么绝技,可以使鸡蛋味美如此?”那位厨师就说:“小人家中养母鸡百余只,每天所喂之食都是用人参、苍术等物研成末拌在料里,所以鸡蛋的味道特别。主人试使人至小人家中一观,即知真伪。”黄盐商派人去一看,果然如此,于是就保持了每天早晨的这两个鸡蛋。 烹饪调味,离不了盐。但古人认为,“喜咸人必肤黑血病,多食则肺凝而变色”。《调鼎集》说:“凡盐入菜,须化水澄去浑脚,既无盐块,亦无渣滓。”做菜时候,要注意一切作料先下,最后下盐方好。“若下盐太早,物不能烂。” 古人调味,先要用盐和梅,故《尚书》称:“若作和羹,尔惟盐梅。”五味之中,咸为首,所以盐在调味品中也列为第一。今中国人食用之盐,沿海多用海盐,西北多用池盐,西 南多用井盐。海盐中,淮盐为上;池盐中,乃河东盐居首;井盐中,自贡盐最好。 《考吃》第一部分 酱(1) 汉班固的《汉武帝内传》中,记西王母下人间见汉武帝,其中记西王母告诉武帝,说神药上有“连珠云酱”、“玉津金酱”,还有“无灵之酱”。于是就有制酱法是西王母传与人间的说法。西王母下凡,自然只是传说。 另有说法,说酱乃周公所创。周公就是叔旦,周武王的弟弟,曾助武王灭商。但《周礼》中已有“百酱”之说,酱的制作发明,应该在周之前。 酱刚开始并非作为调料,而是作为一种重要的食品而诞生的。按张岱《夜航船》中对饮食创造历史的回顾:有巢氏有巢氏是传说中巢居的发明者,远古时,相传他为避免野兽侵袭,教民构木为巢,开始了在树上巢居。教民食果,燧人氏始钻木取火,作醴酪通过蒸酿而成熟食。,神农始教民食谷,加于烧石之上而食。黄帝始具五谷种。神农的儿子开始种庄稼,教民食蔬菜瓜果。燧人氏做肉脯,黄帝做炙肉,成汤做醢醢就是最早的肉酱。成汤是商开国之君,成汤灭夏桀而立商……禹做鲞鲞:鱼干。,吴寿梦做:腌鱼、糟鱼。吴寿梦即春秋时吴王……神农诸侯夙沙氏煮盐,嫘姐做:梅浆。梅与盐一起,是当时重要的调味品。嫘女又称嫘姐,传说乃黄帝元妃。,神农做油,殷果做醯醯:醋。殷果,不知是殷代哪一位帝王,以词义解,果为终,或许是殷代的最后一位帝王。,周公做酱。 张岱说:“成汤作醢。”刚开始,酱是用肉加工制成。其加工方法为:将新鲜的好肉研碎,用酿酒用的曲拌匀,装进容器,容器用泥封口,放在太阳下晒两个七天,待酒曲的气味变成酱的气味,就可食用。这种肉酱还可以速成:肉斫碎,与曲、盐拌匀后装进容器,用泥密封。在地上掘一个坑,用火烧红后把灰去掉,用水浇过后在坑里厚厚地铺上草,草中间留一个空,空中正好放装拌好曲和肉的容器,把坑填上七八寸厚的土,在填的土上面,烧干牛粪,一整夜不让火熄灭,到第二天,酱渗出来就熟了。 这种肉酱,当时称“醢”,又称“”。《说文》:“:酱也。酱:醢也。从肉从酉,酒以和酱也。”因为酱是酒、肉和盐在一起交合而成,滋味好。《风俗通》:“酱成于盐而咸于盐,夫物之变有时而重。”所以在当时曾被称做美食。到周代,人们发觉草木之属都可以为酱,于是酱的品类日益增多,贵族们每天的膳食中,酱占了很重要的地位。 从《周礼》中看,当时的酱品已有一百多种。《周礼·天官·膳夫》:“凡王之馈,食用六谷(、黍、稷、粱、麦、),膳用六牲(牛、羊、豕、犬、雁、鱼),饮用六清(水、浆、醴、凉、医、酏),羞用品(加馔)百二十品,珍用八物(八珍),酱用百有二十瓮。”《周礼·天官·食医》:“食医掌天子膳食调和剂量。掌和王之六食、六饮、六膳、百羞、百酱、八珍之齐。”《周礼·天官·醢人》:“王举,则共醢六十瓮,以五齐、七醢、七菹、三实之。”君王每天膳食,醢人都要进肉酱六十瓮,“齐”其实是酸菜,“菹”其实是腌菜,“”是带骨的肉酱,当初都归为酱类。后清人郝懿行《证俗文》释:“酱有数义,古者以肉为酱。酱之名有、醢、醯醢(拌醋的酱)、。酱之类有五齑、七醢、七菹、三。”所谓“五齑”是用酱拌和切成碎末的菜肴:“昌本”(菖蒲根)、“脾折”(牛百叶)、“蜃”(大蛤)、“豚拍”(猪的肩胛肉)、“深蒲”(初生未出水的蒲嫩叶)。“七醢”为“醢”(猪肉酱)、“醢”(蚂蚁卵酱)、“兔醢”、“雁醢”、“蜗醢”(田螺酱)、“醢”(蛤蜊酱)、鱼醢。“七菹”为“韭菹”菹:酸菜或咸菜。、“菁菹”菁:韭菜花。、“茆菹”茆:水中莼菜。、“葵菹”葵:秋葵。、“芹菹”芹:水芹。、“菹”:又作苔,水苔。、“笋菹”笋:初生竹笋……“三”:“鹿”、“麋”麋:麋鹿。、“麇”麇:獐…… 在《礼记》中,提出“五味、六和”。“六和”指的是“春多酸,夏多苦,秋多辛,冬多咸,调以滑、甘”,说明当时已非常注意调味。《礼记·内则》中记,吃牛肉、羊肉、猪肉都要用醢拌着吃,吃鱼脍,则用芥酱蘸着吃。其中举例食物之间的互相配合:用螺肉酱吃雕胡米饭和野鸡羹,吃麦米饭时配干肉煮的粥和鸡羹,吃细舂稻米饭配狗肉羹和兔肉羹,这些都可以用米粉拌和,不加辛辣的蓼。烧小猪时,先用苦菜把猪包起来,肚里塞上蓼叶。烧鸡时肚里塞蓼叶,要用醢。烧鱼时肚里塞蓼叶,要用鱼子酱。烧鳖时肚里塞蓼叶,也用醢。吃干肉片蘸蚁卵酱,吃干肉粥用兔肉酱,吃熟麋肉片蘸鱼酱,吃鱼片蘸芥酱。当时的“八珍”中的“淳熬”、“淳母”就是用醢浇在稻米饭或黍米饭上,其他六种,基本上都需用醢、醯煎和。 从《周礼》中的记载到《礼记》中的记载看,酱的作用出现了很大的变化,从主要的配食品变成了很具体的调味品。 早时,酱除有调味功能,还有除毒功能。《尔雅·释名》:“酱,将也,制饮食之毒,如将之平祸乱也。”当时酱之有名者,《吕氏春秋》记“鲔之醢”、“长泽之卵”。鲔是大鱼,是鱼酱。长泽,古地名,西方大泽。卵读为鲲。鲲:鱼子,也就是鱼子酱。枚乘《七发》记:“熊蹯之,勺药之酱。”韦昭《上林赋》注:“勺药,和齐咸酸美味也。” 《考吃》第一部分 酱(2) 古人把酱的制成也看成阴阳之气相交而成。《礼记外传》:“醢有陆产有水物,天地阴阳之气所生。”《礼记》:“酱、齐视秋时。”郑玄注:“酱宜凉也。”崔《四民月令》:“五月一日可作醢。”这就是说,做酱最好是夏天,以利质变;但酱制成后,又宜阴凉贮存。但古人又告知,夏天打雷的天气不能做酱。《论衡》:“作豆酱恶闻雷,此欲使人急作,不能积久。”因为打雷使人怕下雨,急于制作就不宜久藏,这有一定的道理。可《风俗通》却说:“雷不作酱,俗说令人腹内雷声。”这种说法根据在哪里呢?据说子路是感雷精而生 的,所以刚而好勇。子路死后,卫国人将他的肉制成肉酱。《礼记》中因此有“孔子覆醢”之说,说孔子哭子路,让从者覆醢,而且还说,每闻雷声就感到心恻怛不安。 汉代,开始以大豆做酱,《齐民要术》记当时制酱法是: 十二月、正月是做豆酱的最好时候。二月是中等时令,三月已是最迟。用不渗漏的瓮,以春天下种的黑大豆做料,在大蒸甑里干蒸,中间要翻一遍,让水气普遍把豆馏熟。然后,用灰把火盖住,整夜都不要让火熄灭。使用干牛粪,堆成圆堆,让中间空着,这样,烧着以后没有烟,火力好像炭一样,又没灰尘,又不会烧过火,比烧草要好得多。 蒸完以后,咬开来看,如果豆瓣的颜色黑了,又熟透了,就取下来在太阳下晒干。白天晒晚上要盖上,不让潮湿。等到皮能舂掉时,再进甑第二次蒸,蒸完再晒一天,然后簸净,去舂。舂过后烧上热水,把豆瓣浸在大盆里,过很久,淘洗,搓掉黑皮,搓完取出来放在洁净的席子上,摊开,让它冷透。 事前,预先将白盐、黄蒸、草、麦曲在太阳里晒到干透燥透。一般比率为:豆瓣三斗,曲末一斗,黄蒸末一斗,白盐五升,草子三个指头所抓起的那么多。三种都量好后,与豆瓣在盆里拌和。要使劲揉搓,使样样湿透,然后入瓮,要装满、按紧,装满后用泥密封。装好的瓮放在太阳能晒到的、高处的石头上。下雨时,不能让雨水浸着瓮底。 入瓮后,腊月要五个七日,正月、二月要四个七日,三月要三个七日才能开封。开封,把长满了衣的豆瓣全都掏出来,捏碎,把两瓮分成三瓮。在太阳没出之前,取“井花水”,和上盐,一石水用盐三斗,搅匀,澄清,取清汁泡黄蒸,用手搓揉,取黄色浓汁,滤掉渣,倒进瓮里,把瓮里的半成酱调和到稀糊一样。然后,敞开瓮口,让太阳晒。有俗话说,要吃“软沓沓的葵菜,太阳晒干的酱”。初晒十天,每天都要彻底地搅几遍。十天后,每天搅一遍,到满三十天,才停手。遇下雨就盖上瓮子,不要让水进去。每下过一次雨,就要搅一回。 入瓮以后,要一百天,酱才能真正熟透。 这是豆瓣酱。唐以后,有以麸做麸酱,以白米舂粉做米酱,以豆和面相混合,做甜面酱。再以后,又有以西瓜做甜酱,以乌梅和玫瑰做甜酱,以芝麻做芝麻酱,以甜酱加香油、冬笋、香蕈、砂仁、干姜、橘皮做八宝酱。唐以后,到明代,造酱之忌发展到: 下酱忌辛日;水日造酱必虫;孕妇造酱必苦;防雨点入缸;防不洁身子、眼目;忌缸坛泡法不净;酱晒极热时,不可搅动,晚间不可即盖。又,月已出或日已没下酱,无蝇。又,橙合酱,不酸。又,雷时合酱,令人腹鸣。又,月上下弦之候,触酱会患足疾。 酱的发展过程,先是作为食品的肉酱,然后发展成为以调味为主的各种酱,在各种酱的基础上,才诞生了酱油。 酱油诞生于何时,何人所创?史书上无记载,不可考。《齐民要术》中提到“酱清”、“豆酱油”,有可能是酱油的最初名称。酱油是在酱坯里压榨抽取出来的,工艺在制酱基础上又发展了一步。 宋代始有酱油的文字记载。如林洪《山家清供》:“柳叶韭:韭菜嫩者,用姜丝、酱油、滴醋拌食。”但当时的酱油,不过是在制成清酱的基础上,原始地用,也就是酒笼,一种取酒的工具逼出酱汁。做清酱与做一般豆酱的区别是,要不断地捞出豆渣,加水加盐多熬。逼酱汁时,将酱置缸中,等坐实缸底后,将中的浑酱不断地挖出来,使之渐渐见底,然后在上压一块砖,使之不浮起来。沉淀一夜后,中就是纯清的酱汁。用碗缓缓舀出,注进洁净的缸,在太阳下再晒半月,就是酱油。 按古人说法,自立秋之日起,夜露天降,深秋第一者,叫“秋油”,调和食味最佳。 清《调鼎集》中,抄有“造酱油论”,其中列五则: ——做酱油越陈越好,有留至十年者,极佳。乳腐同。每坛酱油浇入麻油少许,更香。又,酱油滤出,入瓮,用瓦盆盖口,以石灰封口,日日晒之,倍胜于煎。 ——做酱油,豆多味鲜,面多味甜。北豆有力,湘豆无力。 ——酱油缸内,于中秋后入甘草汁一杯,不生花。又,日色晒足,亦不起花。未至中秋不可入。用清明柳条,止酱、醋潮湿。 ——做酱油,头年腊月贮存河水,候伏日用,味鲜。或用腊月滚水。酱味不正,取米雹米粒大冰雹。一二斗入瓮,或取冬月霜投之,即佳。 ——酱油自六月起,至八月止,悬一粉牌,写初一至三十日。遇晴天,每日下加一圈。扣定九十日,其味始足,名“三伏秋油”。又,酱油坛,用草乌六七个,每个切作四块,排坛底四边及中心,有虫即死,永不再生。若加百倍,尤妙。 至清代,各种酱油作坊如雨后春笋,已有包括香蕈、虾子在内的各种酱油,当时已有红酱油、白酱油之分,酱油的提取也开始称“抽”。本色者称“生抽”,在日光下复晒使之增色、酱味变浓者,称“老抽”。 《考吃》第一部分 醋(1) 醋在中国烹饪史上诞生得晚一些,但酸,早就被列为调味中的五味之一。在醋没诞生之前,古人先用梅作为调味之酸。《尚书》:“若作和羹,尔惟盐梅。”梅子捣碎后取其汁,做成梅浆,也就是“”。《礼记·内则》:“浆水滥。”在制作梅浆以后,发现粟米也可制成酸浆,“熟炔粟饭,乘热倾在冷水中,以缸浸五七日,酸便好用。如夏月,逐日看,才酸便用”。在制成酸浆的基础上,又加上曲,做成苦酒:“取黍米一斗,水五斗,煮作粥。曲一斤,烧令黄,破,著瓮底。土泥封边,开中央,板盖其上。”这已经利用曲发酵,实际上 已是早期的醋。 早期的醋称“酢”,《广韵》:“酢,浆也,醋也。”《齐民要术》有“作酢法”,自注:“酢,今醋也。”又称“醯”。《说文》:“‘醯’,酸也。”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子曰:孰谓微生高直?或乞醯焉。”疏:“醯,醋也。”宋史绳祖《学斋占毕》:“《九经》中无‘醋’字,止有醯及和用酸而已,至汉方有此字。” 《齐民要术》里,这样记“酢”的做法: 1.如制“大酢”法 “七月七日取水作之。大率麦:稞。一斗,勿扬簸,水三斗,粟米熟饭三斗,摊令冷。任瓮大小,依法加之,以满为限。先下麦,次下水,次下饭,直置勿搅之,以绵幕瓮口,拔刀横瓮上。一七日旦第一个七天的早晨。,著倒。井花水一碗,三七日旦,又著一碗,便熟。常置一瓠瓢于瓮,以挹挹:舀。酢。若用湿器咸器内瓮中,则坏酢味也。” 2.如制“秫米神酢法” “七月七日作,置瓮于屋下。大率麦一斗,水一石,秫米三斗。无秫者,粘黍米亦中用。随瓮大小,以向满为限。先量水,浸麦讫。然后净淘米,炊为再馏炊成饭再蒸一次。,摊令冷。细掰曲破把曲掰碎。,勿令有块子。一顿下酿一次下曲。,更不重投。又以手就瓮里,搦破小块,痛搅令和,如粥乃止,用手就着瓮里,将小饭块捏碎,用力搅拌,拌成粥一样就停止。以绵幕口。一七日,一搅;二七日,一搅;三七日,亦一搅。一月日,极熟。” 北魏时,可见醋的制作已完全成熟,《齐民要术》中,同时还记有“大麦酢法”、“烧饼酢法”、“酒酢法”、“糟糠酢法”、“酒糟酢法”等多种方。 那么,酢的制作究竟始于何时呢?若细考,会发现“酢”字比“醯”字出现得晚。《礼记·内则》:“脂用葱,膏用韭,三牲用,茱萸也。三牲,牛羊豚也。,和用醯,兽用梅。”《周礼·天官·醯人》:“醯人掌共五齐七菹,凡醯物以醯和以腌菜,注曰:酿菜而柔之以醯杀腥肉及其气……以共祭祀之齐菹,凡醯酱之物和以醯酱……”卢谌《祭法》:“四时之祠,皆用苦酒。”《礼记·檀弓》:“宋襄公葬其夫人,醯醢百瓮。”《吴地志》:“吴王筑城以贮醯醢,今俗人呼为‘苦酒城’。”都用“醯”而不用“酢”。 《说文》中,始有“酢”字。“酢”:也。那么“”是什么呢?《说文》:“:酢浆也。酸:酢也。关东谓酢曰酸。”段玉裁注:“浆、、三者同物。曲直作酸。凡味酸者皆谓之酢。” 有说法,说醋始于晋刘伶之妻吴氏。刘伶是竹林七贤之一,酷嗜酒,曾作《酒德颂》,自称“惟酒是务,焉知其余”。据说“其妻吴氏因夫嗜酒败事,欲其节饮,每酿酒则以盐梅辛辣之物投之酒内,致其酸盖不欲其饮,后人效其所为,因以作醋”。 另有说法,则醋的创造与酒的创造是同一个人,都是杜康。杜康造酒之说见于《世本》,后人转称酒为“杜康”。曹操《短歌行》:“何以解忧,惟有杜康。”据说杜康最初把酿酒后的酒糟都做废料扔掉,久而久之,越扔越多,便感可惜,想要能利用起来,再酿出一些有用的东西才好。于是就把酒糟攒在一只缸里,试探着搀上水。过了二十一天,缸内始有香味,他开缸,伸手指尝尝缸中的糟汁,又甜又酸,于是就把其中的汁逼出来,另放在一个缸里,杜康称它为“调味浆”。他试探着把这种“调味浆”出卖,结果很受欢迎。生意后来越做越大,杜康就认为应给这种“调味浆”起个名字。他想来想去,想到自己是在第二十一天的酉时发现这种“调味浆”的,把“酉”和“二十一日”合起来,就成了“醋”字。 《考吃》第一部分 醋(2) 事实上,《说文》已有“醋”字。“醋”:“客酌主人也。”酬宾的意思,并不是现在的“醋”意。查史书,至隋,醋乃用“酢”字。《隋书》中有这样一句民谣:“宁饮三升酢,不见崔弘度。”崔弘度当初为幽州总管,“为政酷甚,每推鞫囚徒,多以酢灌鼻或弋其下窍,无敢隐情,奸为屏息”。 用“醋”字似起于唐,唐张所作笔记《朝野佥载》记有这么一段故事:唐朝宰相房玄龄的夫人好嫉妒,唐太宗有意赐房玄龄几名美女做妾,房不敢受。太宗知是房夫人执意不允,便召玄龄夫人令曰:“若宁不妒而生,宁妒而死?”意思是,若要嫉妒就选择死,并给她准备了一壶“毒酒”。房夫人面无惧色,当场接过“毒酒”便一饮而尽,以示“宁死而妒”。其实李世民给她的毒酒只是一壶醋。李世民给这位房夫人开了个玩笑,于是就有了“吃醋”之典。 唐时另有一个食醋的故事。唐军使李景略设宴招待属下将领,其中,判官任迪简迟到了。按例,迟到者要罚酒一巨觥,结果倒酒的军吏粗心,把醋甏错当酒甏,给任迪简倒了一巨觥醋。任迪简深知李军使生性严酷,如声明觥中是醋,倒酒的军吏必死,于是只好把一巨觥醋一饮而尽。结果,他离席时吐了不少血。军中壮士闻听此事,都很感激他。李景略死后,军中便报请朝廷让迪简为主帅。任迪简从此平步青云,一直官至节度使。他的升官由于起因于喝醋,所以被称做“呷醋节度”。 在调味品中,陶谷《清异录》称:“酱,八珍主人也;醋,食总管也。”他把酱列为第一,醋列为第二。李石《续博物志》:“仙家谓醋为华池左林。” 醋之名品,唐有“桃花醋”,元有“杏花酸”,明有“正阳伏陈醋”。明以后,醋的品种日益增多。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中,记有“米醋”、“糯米醋”、“粟料醋”、“小麦醋”、“大麦醋”、“饧醋”、“糟糠醋”等多种配方。辨醋的好坏,古人告之:“取其酸而 香,陈者色红,越陈越好。”袁枚《随园食单》中论作料时说:“厨者之作料,如妇人之衣服首饰也。虽有天姿,虽善涂抹,而敝衣蓝缕,西子亦难以为容。”他认为,“善烹调者,酱用伏酱在伏天制成的面酱。,先尝甘否。油用香油,须审生熟。酒用酒酿,应去糟粕。醋用料醋,须求清冽。且酱有清浓之分,油有荤素之别,酒有酸甜之异,醋有陈新之殊,不可丝毫错误”。他认为,“镇江醋颜色虽佳,味不甚酸,失醋之本旨矣。以板浦板浦:江苏灌云县北一市镇。醋为第一,浦口醋次之”。 古人告知:醋要是不酸,用大麦炒焦,投入,包固,即将得味。做米醋不入炒盐,可以久贮不生白衣。又有“收醋方”:“头醋滤清,煎滚入坛,烧红火炭一块投入,加炒小麦一撮,封固,永不败。” 《考吃》第二部分 饼(1) 饼在古时,是谷物、粉面制成的食品的统称。扬雄《方言》:“饼谓之,或谓之或谓之馄。”许慎《说文》:“饼,面餐也。”刘熙《释名》:“饼,并也。溲溲:调和。麦面使合并也。胡饼作之大漫漫:涨温。:凝结。也,亦言以胡麻著上也。蒸饼、汤饼、蝎饼、髓饼、金饼、索饼之属,皆随形而名之也。”《饼饵闲谈》:“饼搜麦面所为,或合为之。入炉熬者名熬饼,亦曰烧饼。入笼蒸者名蒸饼。入汤烹之名汤饼。其它豆屑杂糖为之曰环饼,和乳为之曰乳饼。” 《范子》:“饼出三辅。”汉景帝二年,左、右内史,主爵中尉所辖长安京畿之地为三辅。《事物绀珠》:“蒸饼,秦昭王作。”《续汉书》:“汉灵帝作麻饼。”张岱《夜航船》:“秦昭王作蒸饼,汉高祖作汉饼,金日(西汉大臣,本来是匈奴休屠王的太子,武帝时归汉)作胡饼。魏作汤饼,晋作不托。”《事物纪原》:“晋束《饼赋》曰:礼,仲春天子食糕,而朝事之笾,煮麦为面。内则诸馔不说饼,然则饼之作,其来远矣。按《汉书》百宫表,少府属有汤宫,主饼饵。又宣帝微时每买饼,所从买者辄大售。《汉书》:“宣帝微时,每买饼,所从买者辄大售,亦以自怪。”辄:立即。《说苑》叙战国事,则饼盖起于七国之时也。”“《后汉书》曰:灵帝好胡饼。京师皆食胡饼。胡饼之起,疑自此始也。然则饼有胡汉之异矣,胡饼,盖今俗所为者是,而汉饼疑是今饼也。后赵石勒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建立者,公元329年在襄国曾建都三年。讳胡,改为麻饼。”“秦汉逮今,世所食,初有汉饼、胡饼、蒸饼、汤饼之四品。惟蒸饼至晋何曾何曾,字颖考,西晋大臣。生活奢侈,日食万钱,还说无下箸处。所食,非作十字折,则不下著,方一见于此。《晋书》:“何曾尊豪累世,蒸饼上不作十字不食。”以是推之,当出自汉、魏以来也。” 以上所说,最早的饼有汉饼、胡饼、蒸饼、汤饼四种。汉饼就是普通的烧饼。这四种饼,先有蒸饼,然后有汉饼、胡饼。胡饼据说是金日归汉时带来的,因饼形如“大漫”即胡,像龟鳌外壳之形,饼面上又有胡麻而得名。汤饼出现得最晚。 饼的原料是谷物,饼刚开始是和面制作成各种形态,蒸熟做祭祀之用,所以蒸饼一开始并不是圆形的。束《饼赋》记当时的饼有安乾乾:乾坤。、《楚辞·招魂》:“蜜饵。”王逸注:“言以蜜和米面,熬煎作。”、豚耳、狗舌、剑带。后三种估计都是象形祭祀品。刚开始,各种象形的蒸饼都是用以夏祀。缪袭《祭仪》:“夏祀以蒸饼。”徐畅《祭记》:“五月麦熟荐新,作起漱白饼。”后发展,一年四季,各有不同的祭祀品种。卢谌《祭法》:“春祠用馒头、汤饼、髓饼、牢丸,夏秋冬亦如之。夏祠别用乳饼,冬祠用环饼也。” 束《饼赋》这样记当时一年四季吃饼的品种:“若夫三春之初,阴阳交际,寒气既除,温不至热。于时享宴则曼头曼头:馒头,当时即蒸饼。宜设。炎律方回,纯阳布畅,服饮冰,随阴而凉,此时为饼,莫若薄壮欧阳修《归田录》:“晋束《饼赋》有馒头、薄持、起溲、牢九之号,惟馒头至今名存,而起溲、牢九皆莫晓为何物。薄持,荀氏又谓之薄夜。”按,《北堂书钞》、《太平御览》中都为“薄壮”,欧阳修误为“薄持”。《周书王罴传》:“曾有台使,罴为其设食,使乃裂其薄饼缘。”由此设想,“薄壮”可能是很大的薄饼……商风既厉,大火西移,鸟兽毛,树木疏枝,肴馔尚温,则起溲可施。玄冬猛寒,清晨之会,涕冻鼻中,霜凝口外,充虚解战,汤饼为最。” 考汉魏六朝时统称为饼的品种,大约有: 1.蒸饼:凡蒸熟的面食都称蒸饼。李时珍《本草》集解:“小麦面治食品甚多,惟蒸饼其来最古,是酵糟发成,单面所造。”蒸饼是发面的,最早蒸饼与馒头混称,蒸饼即馒头。 2.白饼,即汉饼。《齐民要术》记其方:“《食经》北魏崔浩作。曰:‘作饼酵法:酸浆一斗,煎取七升。用粳米一升,著浆,迟下火,如作粥。’六月时,溲一石面,著二升;和一石面,放二升酵。冬时,著四升作。作白饼法:面一石。白米七八升作粥,以白酒六七升酵中。著火上,酒鱼眼沸,绞去滓,以和面。面起可作。” 3.烧饼。烧饼其实也包括了胡饼,只是胡饼的面上粘有胡麻。《齐民要术》记烧饼方:“面一斗,羊肉二斤,葱白一合,豉汁及盐,熬令熟,炙之,面当合起。”烧饼入炉烘烤,与今之烧饼的区别,只是有馅。 4.汤饼。汤饼刚开始实际就是面片汤,系将调好的面团托在手里撕成片下锅煮熟。汤饼后来又叫煮饼。汤饼后来发展成索饼,《释名疏证补》:“索饼疑即水引饼,今江淮间谓之切面。”《齐民要术》记“水引”法:先用冷肉汤调和用细绢筛过的面,再“如箸大,一尺一断,盘中盛水浸。宜以手临铛上,令薄如韭叶,逐沸煮”。这段话的意思是,先到像筷子粗细的条,切成一尺长的段,在盘里盛水浸着,再在锅边上到韭菜叶那样薄,下水煮。 5.髓饼:用牛羊的骨髓炼做的脂膏做馅的饼。《齐民要术》:“以髓脂、蜜合和面,厚四五分,广六七寸,便著胡饼炉中,令熟。勿令反覆,饼肥美,可经久。” 《考吃》第二部分 饼(2) 6.鸡鸭子饼。《齐民要术》:“破,写今之泻?瓯中,把鸡蛋或鸭蛋打在碗中。少与盐。锅铛中,膏油煎之,令成团饼,厚二分。”就似今之鸡蛋饼。 7.细环饼、截饼:环饼一名“寒具”,截饼一名“蝎饼”。《齐民要术》:“皆须以蜜调水溲面。若无蜜,煮枣取汁。牛羊脂膏亦得,用牛羊乳亦好指用牛羊脂膏或乳和面。——令饼美脆。”这种细环饼与截饼,都须下油锅炸成松脆。 8.豚皮饼,一名“拨饼”。《齐民要术》:“汤溲粉,令如薄粥。大铛中煮汤,以小勺子挹粉,著铜钵内,顿钵著沸汤中,以指急旋钵,令粉悉著钵中四畔。饼既成,仍挹钵倾饼著汤中,煮熟。令漉出,著冷水中。酷似豚皮。浇、麻、酪任意,滑而且美。”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:用开水和米粉,和成像稀粥一样的粉浆。烧一锅水,用小勺把粉浆舀到铜盘里,将铜盘漂在锅里正烧沸的开水上,将铜盘很快旋转,让粉浆贴满铜盘,饼贴满后,把盘中的饼形倾在开水里,煮到熟,捞出来放在冷水里。这种饼形状和味道,极像小猪皮。无论肉汤,还是酪浆、胡麻,随意都可以用,嫩滑可口。 汉魏六朝时,饼是主要的面点。梁代曾注过《后汉书》的吴均,曾写过一篇《饼说》,借两位士大夫之口来议论饼:“公(宋公)曰:‘今日之食,何者最先?’季(程季)曰:‘仲秋御景,离蝉欲静,燮燮晓风,凄凄夜冷。臣当此景,唯能说饼。’”程季又接着说,制饼,需用“安定噎鸠之麦,洛阳堇德之磨,河东长若之葱,陇西舐背之犊,罕赤髓之羊,张掖北门之豉。然(燃)以银屑银屑,指炭火。,煎以金铫铫:一种有把的小锅,似今之饼……洞庭负霜之橘,仇池连蒂之椒,调以济北之盐,以新丰之鸡”。程季说,用这样金贵的原料制出的饼,“细如华山之玉屑,白如梁甫之银泥,既闻香而口闷,亦见色而心迷”。 至唐代,饼的制作更为精巧,富贵人家以玫瑰、桂花、梅卤、甘菊、薄荷和蜜为馅。另用鸡、鹅膏、猪脂、花椒盐“厚掺干面卷之,直捩数转”,做“千层饼”。这种“千层饼”最早是为皇帝制作的,“食之甚美,皆乳酪膏腴之所为”。宋代,《清异录》记有“莲花饼”与“五福饼”。“莲花饼”有十五隔大约是饼坯之隔。,每隔有一折枝莲花,作十五色(十五隔有十五种颜色)。“五福饼”是五种不同样式的饼集于一盘,馅料各不相同,皆精美无比。宋时还有水晶饼,传说乃寇准五十大寿回乡探亲时,其乡亲渭南老叟所送寿礼,寿礼装一桐木盒子,盒内装五十个晶莹透亮之薄饼,盒内有小诗一首:“公有水晶目,又有水晶心。能辨忠与奸,清白不染尘。”此后,这种晶莹薄饼就称“水晶饼”。 高濂《遵生八笺》中,记有几种很有意思的明代饼方:“椒盐饼方:白面二斤、香油半斤、盐半两、好椒皮一两、茴香半两,三分为率,以一分纯用油椒盐、茴香和面为穰,更入芝麻粗屑尤好。每一饼夹穰一块,提薄入炉。又法:用汤与油对半,内用糖与芝麻屑,并油为穰。”“风消饼方:用糯米二升,捣极细为粉,作四分。一分作,一分和水,作饼煮熟。和见在二分。粉一小蜜半,正发酒醅酒醅:发酵物。两块,白饧同顿溶开,与粉饼擀作春饼样薄。皮破不妨,熬盘上过,勿令焦,挂当风处。遇用量多少,入猪油中之。时用筋筋:筷。拨动,另用白糖炒面拌和得所,生麻布擦细糁饼上。”“雪花饼方:用十分头罗白面,蒸熟十分白色。凡用面一斤,猪油六两,香油半斤。将猪脂切作骰子块,和少水锅内熬烊。莫待油尽,见黄焦色逐渐笊出,未尽再熬再笊,如此则油白和面以这种熬出的猪油和香油和面。为饼底,熬盘上略放草柴灰,上面铺纸一层,放饼在上。”高濂还论,芋头捣碎和糯米粉,夹糖豆沙或椒盐核桃、橙丝为“芋饼”,韭菜、猪肉、羊脂可为“韭饼”。 宋以后,馒头古称蒸饼。、面片面条古称汤饼、索饼。、馓子等已不为饼,饼开始成为以面或粉制成圆形的面食。清人薛宝辰重新归纳各种饼类的名称,则是:“以生面或发面团作饼烙之,曰烙饼,曰烧饼,曰火饼。视锅大小为之,曰锅规。以生面擀薄涂油,摺叠环转为之,曰油旋。《随园》所谓蓑衣饼也。以酥面实馅作饼,曰馅儿火烧。以生面实馅作饼,曰馅儿饼。酥面不实馅,曰酥饼。酥面不加皮面,曰自来酥。以面糊入锅摇之便薄,曰煎饼。以小勺挹之,注入锅一勺一饼,曰淋饼。和以花片及菜,曰托面。置有馅生饼于锅,灌以水烙之,京师曰锅贴,陕西名曰水津包子。作极薄饼先烙而后蒸之,曰春饼。以发面作饼炸之,曰油饼。” 昔李渔认为,糕饼之法,“糕贵乎松,饼得于薄”。袁枚记:“山东孔藩台藩台:明清布政使的别称。家制薄饼,薄若蝉翼,大若茶盘,柔腻绝伦。”《清异录》“建康七妙”中亦有“饼可映字”之说。此种薄饼,似当今之煎饼。《随园食单》还记昔陕甘一带秦人有“制小锡罐装饼三十张,每客一罐,饼小如柑。罐有盖,可以贮。馅用炒肉丝,其细如发,葱亦如之,猪羊并用,号曰‘西饼’”。这种“西饼”今已无处找矣。 《考吃》第二部分 馒头(1) 《事物纪原》:诸葛亮创馒头。其记:“稗官小说云:诸葛武侯之征孟获,人曰蛮地多邪术,须祷于神,假阴兵以助之。然蛮俗必杀人,以其首祭之,神则助之,为出兵也。武侯不从,因杂用羊豕之肉,而包之以面,像人头以祠,神亦助焉,而为出兵。后人由此为馒头。至晋卢谌《祭法》,春祠用馒头,始列于祭祀之品。而束《饼赋》亦有其说,则馒头疑自武侯始也。” 《三国志》:“诸葛亮平蛮回至泸水,风浪横起兵不能渡,回报亮。亮问,孟获曰:‘泸水源猖神为祸,国人用七七四十九颗人头并黑牛白羊祭之,自然浪平静境内丰熟。’亮曰:‘我今班师,安可妄杀?吾自有见。’遂命行厨宰牛马和面为剂,塑成假人头,眉目皆具,内以牛羊肉代之,为言‘馒头’奠泸水,岸上孔明祭之。祭罢,云收雾卷,波浪平息,军获渡焉。” 后明人郎瑛《七修类稿》记:“馒头本名蛮头,蛮地以人头祭神,诸葛之征孟获,命以面包肉为人头以祭,谓之‘蛮头’,今讹而为馒头也。” 自诸葛亮以馒头代替人头祭泸水之后,馒头刚开始就成为宴会祭享的陈设之用。晋束《饼赋》:“三春之初,阴阳交际,寒气既除,温不至热。于时享宴则曼头宜设。”三春之初,冬去春来,万象更新。俗称冬属阴,夏属阳,春初是阴阳交泰之际,祭以馒头,为祷祝一年之风调雨顺。当初馒头都是带肉馅的,而且个儿很大。 晋以后,有一段时间,古人把馒头也称做“饼”。凡以面揉水做剂子,中间有馅的,都叫“饼”。《名义考》:“以面蒸而食者曰‘蒸饼’又曰‘笼饼’,即今馒头。”《集韵》:“馒头,饼也。”《正字通》:“,起面也,发酵使面轻高浮起,炊之为饼。贾公彦以酏食酏:酒。以酒发酵。为起胶饼,胶即酵也。涪翁说,起胶饼即今之炊饼也。”“韦巨源《食单》有婆罗门轻高面,今俗笼蒸馒头发酵浮起者是也。” 唐以后,馒头的形态变小,有称做“玉柱”、“灌浆”的。《汇苑详注》:“玉柱、灌浆,皆馒头之别称也。”南唐时,又有“字母馒头”。唐人徐坚《初学记》把馒头写做“曼头”,《梦粱录》中,又作“馒”。《集韵》:“音豆,与同,也。”“”又作“”,《玉篇》:“贮食之义。”《玉海》:“唐,少府监御馔,用九盘装垒,名‘九食’。今俗燕会,粘果列席前,曰‘看席坐’。古称‘坐’,谓而不食者。按《唐书·李远传》云:‘人目为钉会梨。’今以文词因袭,累积为。”这就是说,“”其实从“钉”来,“”是指供观赏的看席。韩愈有诗:“或如临食案,肴核纷。”可见当时馒头是作为供观赏的看席。但“”指的是点心之类,也就是把馒头列为了点心。 宋时馒头成为太学生经常食用的点心,所以《武林旧事》中称“羊肉馒头”、“太学馒头”。岳珂有《馒头》诗:“几年太学饱诸儒,薄枝犹传笋蕨厨。公子彭生红缕肉,将军铁杖白莲肤。芳馨正可资椒实,粗泽何妨比瓠壶。老去牙齿辜大嚼,流涎才合慰馋奴。” 馒头成为食用点心后,就不再是人头形态。因为其中有馅,于是就又称做“包子”。宋人王《燕翼诒谋录》:“仁宗诞日,赐群臣包子。”包子后注曰:“即馒头别名。”猪羊牛肉、鸡鸭鱼鹅、各种蔬菜都可做包子馅。同时仍然叫“馒头”。如《饮膳正要》中介绍的四种馒头,又都可叫包子:“仓馒头其形如仓囤。:羊肉、羊脂、葱、生姜、陈皮各切细,右件,入料物、盐、酱拌和为馅。”“麂奶肪馒头:麂奶肪、羊尾子各切如指甲片,生姜、陈皮各切细。右件,入料物,盐拌和为馅。”“茄子馒头:羊肉、羊脂、羊尾子、葱、陈皮各切细,嫩茄子去穰。右件,同肉作馅,却入茄子内蒸,下蒜酪、香菜末食之。”此以茄子做皮,上屉蒸熟。“剪花馒头:羊肉、羊脂、羊尾子、葱、陈皮各切细。右件,依法入料物、盐、酱拌馅,包馒头。用剪子剪诸般花样,蒸,用胭脂染花。”《正字通》说,馒头开首者,又叫“橐驼脐”。 唐宋后,馒头也有无馅者。《燕翼诒谋录》:“今俗屑面发酵,或有馅,或无馅,蒸食之者,都谓之馒头。”元无名氏《居家必用事类全集》中,记有当时馒头的发酵方法:“每十分,用白面二斤半。先以酵一盏许,于面内跑跑,疑是“刨”之误。一小窠,倾入酵汁,就和一块软面,干面覆之,放温暖处。伺泛起,将四边干面加温汤和就,再覆之。又伺泛起,再添干面温水和。冬用热汤和就,不须多揉。再放片时,揉成剂则已。若揉,则不肥泛。其剂放软,擀作皮,包馅子。排在无风处,以袱盖。伺面性来,然后入笼床上,蒸熟为度。” 不管有馅无馅,馒头一直担负祭供之用。《居家必用事类全集》中,记有这样的多种馒头,并附用处:“平坐小馒头(生馅)、捻尖馒头(生馅)、卧馒头(生馅,春前供)、捺花馒头(熟馅)、寿带龟(熟馅,寿筵供)、龟莲馒头(熟馅,寿筵供)、春(熟馅,春前供)、荷花馒头(熟馅,夏供)、葵花馒头(喜筵,夏供)、毯漏馒头(卧馒头口用脱子印)。”明李诩的《戒庵老人漫笔》中记:“祭功臣庙,用馒头一藏,五千四十八枚也。江宁、上元二县供面二十担,祭毕送工部匠人作饭。” 《考吃》第二部分 馒头(2) 至清代,馒头的称谓出现分野:北方谓无馅者为馒头,有馅者为包子,而南方则称有馅者为馒头,无馅者也有称做“大包子”的。《清稗类钞》辨馒头:“馒头,一曰馒首,屑面发酵,蒸熟隆起成圆形者。无馅,食时必以肴佐之。”“南方之所谓馒头者,亦屑面发酵蒸熟,隆起成圆形,然实为包子。包子者,宋已有之。《鹤林玉露》曰:“有士人于京师买一妾,自言是蔡太师府包子厨中人。一日,令其作包子,辞以不能,曰:‘妾乃包子厨中缕葱绿者也。’盖其中亦有馅,为各种肉,为菜,为果,味亦咸甜各异,惟以之为点心,不视为 常餐之饭。”但《清稗类钞》又把有甜馅者称“馒头”。“山药馒头者,以山药十两去皮,粳米粉二合,白糖十两,同入擂盆研和。以水湿手,捏成馒头之坯,内包以豆沙或枣泥之馅,乃以水湿清洁之布,平铺蒸笼,置馒头于上而蒸之。至馒头无粘气时,则已熟透,即可食。” 清代馒头有名者,扬州的小馒头。《调鼎集》:“作馒头如胡桃大,笼蒸熟用之,每箸可夹一双,亦扬州物也。扬州发酵最佳,手捺之不盈半寸,放松乃高如杯碗。”《随园食单》论“千层馒头”:“杨参戎家制馒头,其白如雪,揭之如有千层,金陵人不能也。其法扬州得半,常州、无锡亦得其半。” 馒头之称谓,今天仍很混乱。如北方之无馅者,有称做“馍”、“卷子”,也有称做“包子”的。南方之有馅者,也有称做“面兜子”、“汤包”的。现时不管什么样的有馅的无馅的馒头,其实都和诸葛亮当初创制的馒头相去甚远。馒头的馒字,最早作“”。卢谌《祭法》:“春祠用头。”荀氏《四时列馔传》:“春祠有头饼。” 查唐赵《因话录》,则有另外的说法:“馒头本是蜀馔此说,似乎在诸葛亮之前已有馒头。,世传以为诸葛亮征南时以肉面像人头而为之。流传作‘馒’字,不知当时音义如何,适以欺瞒同音。孔明与马谡谋征南,有攻心战之说。至伐孟获,熟视营障,七纵而七擒之,岂于事物间有欺瞒之举,特世俗释之如此耳。” 《考吃》第二部分 面条(1) 《夜航船》:“魏作汤饼,晋作不托。”张岱自注:“不托即面,简于汤饼。” 实际面条之起源,大约早于魏。东汉刘熙《释名》“饼”中已提及“蒸饼、汤饼、蝎饼、髓饼、金饼、索饼”等饼类,按刘熙“随形而命之”的说法,“索饼”有可能是在“汤饼”基础上发展成的早期的面条,那么,东汉时已有之。 面条显然是由汤饼发展而成的。汤饼今人考实际是一种面片汤,将和好的面团托在手里撕成面片,下锅煮成。这种汤饼始于汉代,是面条的前身。 从汤饼的基础上,又发展成“索饼”。《释名疏证补》:“索饼疑即水引饼。”《齐民要术》记有“水引饼”的做法:“细绢筛面,以成调肉汁,待冷溲之。水引,如箸大,一尺一断,盘中盛水浸。宜以手临铛上,令薄如韭叶,逐沸煮。”先(揉搓)到像筷子那样粗细,切成一尺长的段,在盘里盛水浸着,再在锅边上揉搓到韭菜叶那样薄,这时的片儿已类似宽面条了。 《事物纪原》说:“束《饼赋》曰:‘朝事之笾,煮麦为面。’则面之名,盖自此而出也。魏世食汤饼,晋以来有‘不托’之号,意‘不托’之作,缘汤饼而务简矣。今讹为‘’,亦直曰面也。”高承的说法,人称“不托”之后,离后来的面条就近了。“不托”有说是“不托”者所创,大约是后人的臆测。高承又说:“魏晋之代,世尚食汤饼,今索饼是也。《语林》有魏文帝与何晏热汤饼,则是其物出于汉魏之间也。” 《语林》中何晏的故事,其实早出于《世说新语·容止》:“何平叔即何晏。美姿仪,面至白,魏明帝疑其傅粉。正夏月,与热汤饼。既啖,大汁出,以朱衣自拭,色转皎然。” 这则故事中的何晏,是汉大臣何进的孙子,随母为曹操收养,少以才秀知名,娶魏公主,是三国时著名的玄学家。何晏长得一表人才。魏明帝怀疑他脸上擦了粉所以脸白,于是大热天请他吃汤饼。何晏吃得大汗淋漓,就用红色的衣袖擦汗。结果,脸上白里透红,更为容光焕发。 束的《饼赋》说,冬日宜吃汤饼:“玄冬猛寒,清晨之会,涕冻鼻中,霜凝口外。充虚解战,汤饼为最。”《饼赋》中还夸张地描述了下人侍候主人吃汤饼时的馋相:“行人垂液于下风,童仆空噍而邪盼。擎器者舐唇,立侍者干咽。”足见当时吃汤饼,也只是富人的享受。 至晋时,汤饼已有成细条状的了。束《饼赋》中描述下汤饼的情景:“于是火盛汤涌,猛气蒸作,振衣振裳。握搦拊搏,面弥离于指端,手萦回而交错,纷纷驳驳,星分雹落。”束称汤饼“弱如春绵,白若秋练”。后庚阐《恶饼赋》有“王孙骇叹于曳绪,束子赋弱于春绵”之句,傅玄《七谟》有“乃有三牲之和羹,蕤宾之时面。忽游水而长引,进飞羽之薄衍,细如蜀茧之绪,靡如鲁缟之线”之说。细如蜀茧之绪,靡如曾缟之线,实在已经很细了。 唐时,面条仍称“不托”。《演繁露》说,汤饼,“旧未就刀钴时,皆掌托烹之。刀钴既具,乃云‘不托’,言不以掌托也”。其品种,在唐时,多了一种“冷淘”。杜甫《槐叶冷淘》诗:“青青高槐叶,采缀付中橱。……经齿冷于雪,劝人投此珠。”《唐六典·光禄寺》:“冬月量造汤饼及黍,夏月冷淘、粉粥。”《太平广记》三十九《神仙传·刘晏》引《逸史》:“时春初,风景和暖,冷淘一盘,香菜茵陈之类,甚为芳洁。”后人考“冷淘”即“过水凉面”。清潘荣陛《帝京岁时记胜·夏至》:“京师于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,即俗说过水面是也。” 宋代,面条正式称做面条,而且做面方式,除汤煮以外,又有了炒、燠(焖)、煎等方法。另外,面上开始加荤素各种浇头。《东京梦华录》记汴京的面条,有四川风味的“插肉面”、“火燠面”,南方风味的“桐皮熟脍面”。《梦粱录》记南宋面食名件,有“猎羊生面”、“丝鸡面”、“三鲜面”、“鱼桐皮面”、“盐煎面”、“笋泼肉面”、“炒鸡面”、“大熬面”、“子料浇虾面”、“银丝冷淘”。《武林旧事》中又记有“大片铺羊面”、“炒鳝鱼面”、“卷鱼面”、“笋辣面”、“笋菜淘面”等。 面条发展成熟之后,便出现了挂面。古籍中第一次出现关于挂面的文字记载,乃元人忽思慧的《饮膳正要》:“挂面,补中益气。羊肉一脚子,挂面六斤。蘑菇半斤,鸡子五个煎作饼,糟姜一两,瓜荠一两。右件用清汁中下胡椒、盐、醋调和。”这是一种以羊肉、蘑菇、鸡蛋烹制挂面的方法,这说明挂面在忽思慧以前已有之。《饮膳正要》成书于元天历三年,也就是公元1330年,那么挂面发明于何时呢? 今人考,宋理宗淳辛亥十一年(公元1251年)凌万顷和边实撰的《玉峰志》卷下《土产·食物》中记:“药棋面:细仅一分,其薄如纸,可为远方馈。虽都人、朝贵亦争致之。”有学者认为,这种“药棋面”就是最早的挂面。 棋子面,又名“切面粥”,其实《齐民要术》中早有记载:“刚溲面,揉令熟。大作剂,饼,粗细如小指大,重萦于面中。更,如粗箸大,截断,切作方棋。簸去勃,甑里蒸之。气馏勃尽,下著阴地净席上,薄摊令冷。散,勿令相粘,袋盛举置。须即汤煮,别作浇,坚而不泥。”这种棋子面,形状像方棋那样,蒸熟阴干之后,铺在阴地净席上,然后再装在口袋里久藏,临吃的时候取出来,放进沸水里煮一煮,浇肉汁拌和,吃起来韧而不烂。《玉峰志》里的“药棋面”显然与《齐民要术》中的“棋子面”不同,它仅阔一分也就是3.3毫米。,看来形态是细长的面条,而非棋子大小的面片。它产于平江府昆山县,能运往当时的都城杭州,成为贵族官僚们喜爱的馈赠之物,看来就因为它已经具备了药疗保健的特色。 《考吃》第二部分 面条(2) 抻面的记载,最早见于明宋诩的《宋氏养生部》。“扯面”:“用少盐入水和面,一斤为率。既匀,沃香油少许,夏月以油单纸微覆一时,冬月则覆一宿,余分切如巨擘。渐以两手扯长,缠络于直指、将指、无名指之间,为细条。先作沸汤,随扯随煮,视其熟而先浮者先取之。齑汤同前制。”薛宝辰《素食说略》中,又称为“桢条面”:“其以水和面,入盐、碱、清油揉匀,覆以湿布,俟其融和,扯为细条,煮之,名为‘桢条面’。其法以山西太原平定州、陕西朝邑、同州为最佳。其薄等于韭菜,其细比于挂面,可以成三棱之形,可以 成中空之形,耐煮不断,柔而能韧,真妙手也。” 刀削面又称“削面”。清薛宝辰《素食说略》记:“面和硬,须多揉,越柔越佳。作长块置掌中,以快刀削细长薄片,入滚水煮出,用汤或卤浇食,甚有别趣。平遥、介休等处,作法甚佳。” 面条做法各种各样,就名人而言,袁枚、李渔又各有其做面理论。袁子才认为“大概作面总以汤多为佳,在碗中望不见面为妙”。他最拿手者,是做“鳗面”。以大鳗一条,拆肉去骨熬汤,汤中再入鸡汁、火腿汁、蘑菇汁,一大碗汤极少量面。李笠翁则极反对这做法。他说:“南人食切面,其油盐酱醋等作料,皆下于面汤之中。汤有味而面无味,是人之所重者,不在面而在汤,与未尝食面等也。”他说,他做面则是“调和诸物尽归于面,面具五味,而汤独清。如此方是食面,非饮汤也”。他所创制的面有两种,一曰“五香面”,一曰“八珍面”。“五香面”是自己家用,“八珍面”是用来请客的。“五香者何?酱也,醋也,椒末也,芝麻屑也,焯笋或煮蕈、煮虾之鲜汁也。先以椒末、芝麻屑二物拌入面中,后以酱、醋及鲜汁三物和为一处,即充拌面之水,勿再用水。拌宜极匀,擀宜极薄,切宜极细。然后以滚水下之,则精粹之物尽在面中,尽勾咀嚼,不似寻常吃面者,面则直吞下肚,而止咀咂其汤也。”“八珍者何?鸡、鱼、虾三物之肉,晒使极干,与鲜笋、香蕈、芝麻、花椒四物,共成极翻之末和入面中,与鲜汁,共为八种。”李渔说,做此“八珍面”,鸡鱼之肉,一定要取精肉,稍带肥腻者不能用。鲜汁也不用肉汤,要用笋、蕈或虾汁,因为面性见油即散,擀不成片,也切不成丝。拌面之汁,加鸡蛋清一二盏更宜。 人称“伊府面”者,其实乃清乾隆进士伊秉绶的家厨所创。伊秉绶字组似,号墨卿,好品味。其在惠州为官时,因喜面条,家厨遵其嘱予以改进。“伊府面”先以鸡蛋和面,面成后煮至八成熟,捞出,拌上香油,过油炸至金黄。然后再以鸡汤煨软,盛盘内,浇以海参、虾仁、玉兰片。 早时民俗,只有伏日吃面之说。南朝梁宗懔《荆楚岁时记》:“六月伏日进汤饼,名为辟恶。”至于生日吃面之俗,似始于《唐书·王皇后》:“阿忠脱紫半臂,易斗面为生日汤饼耶。”这位阿忠把衣服脱下来换斗面,为的是做生日汤饼。为什么一定要吃生日汤饼呢?因为古时生男孩称“弄璋之喜”璋:宝玉。《诗经·小雅·斯干》:“乃生男子,载寝之床,载衣之裳,载弄之璋。”。唐时,就有要举行汤饼宴贺弄璋之喜之俗。刘禹锡有诗《赠进士张盥》:“忆尔悬孤日,余为座上宾。举箸食汤饼,祝辞添麒麟。”苏东坡有《贺人生子》:“甚欲去为汤饼客,却愁错写弄璋出。”为什么唐时就要当“汤饼客”,必食汤饼呢?宋人马永卿在《懒真子》中,就认为“必食汤饼者,则世欲所谓‘长命’面也”。面条,当时已成了祝福新生男儿长命百岁的象征,这种世俗一直沿袭下来,中国人过生日就必吃面条了。 《考吃》第二部分 粽子(1) 明张岱《夜航船》记:“汝作粽。”汝是汉人,可见粽子汉已有之。晋人周处在《风土记》中称粽子为“角黍”:“仲夏端午,烹鹜角黍,端,始也。谓五月初五日也。又以菰叶裹粘米煮熟,谓之角黍。”在《齐民要术》中,有《风土记》这一段文字的注:“俗,先以二节日,用菰叶裹黍米,以淳浓灰汁煮之,令烂熟。于五月五日,夏至啖之。粘黍一名‘粽’,一曰‘角黍’,盖取阴阳尚相裹,未分散之时象。” 古时包粽子用黍。黍乃稷之粘者,有赤白黄黑数种。许慎《说文》:“黍可为酒,从禾入水为意也。”魏子才《六书精蕴》:“禾下从氽,象细粒散垂之形。”“黍者,暑也,待暑而生,暑后乃成也。”黍是中国古代五谷之一,夏至之日,新黍成,古人早有尝黍并以黍祭祀之俗。《礼记·月令》:“仲夏之月,日在东井,昏亢中,旦危中,其日丙丁,其帝炎帝,其神祝融,其虫羽,其音徵,律中蕤宾。其数七,其味苦,其臭焦。其祀灶,祭先肺。”“是月也,农乃登黍。天子乃以雏尝黍,羞以含桃,先荐寝庙。”这里,雏是指鸡,桃指樱桃。 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夏,假也,至,极也。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。”就是说万物生长茂盛,开始成熟。崔灵恩《三礼义宗》:“夏至为中者,至有三义,一以明阳气之至极,二以明阴气之始至,三以明日行之北至,故谓之至。”意思是:夏至之日阳气至极阴气始生。所以《礼记·月令》说:“是月也,日长至,阴阳争,死生分。君子齐戒,处必掩身,毋躁,止声色,毋或进,薄滋味,毋致和,节耆欲,定心气。百官静,事毋刑,以定晏阴之所成。”这是说,夏至正是阴阳交错之时,物之感阳气而方长者生,感阴气而已成者死,所以又是死生分判之际。在这种时候,齐戒以定其心,掩蔽以防其身,不要轻躁于举动,不要御进于声色,薄其调和之滋味,节其诸事之爱欲,凡以定心气而备阴疾也。天地之气,顺则和,竟则逆,所以百官都不要动刑罚之事。因为刑是阴事,举阴事就是助阴抑阳。总的说来,就是阴阳交接也是阴阳明显相争之时,一切都要谨备,为的是消灾。晏,安的意思,晏阴也就是要让阴安静。 夏至日祭祀,周代已有之。《周礼·春官·神仕》:“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,以夏日至致地物,以国之凶荒、民之札丧。”冬至日阳气升而祭鬼神,夏至日阴气升而祭地物。:百物之神。致人鬼于祖庙,致物于坛。《周礼·春官·大司乐》:“冬日至,于地上之圜丘奏之,若乐六变,则天神皆降……夏日至,于泽中之方丘奏之,若乐八变,则地皆出。”祭天地人神,都为顺其为人与物也。在周代,夏至日祭地物,黍只是其中之一,刚开始只是用黍米而非角黍。后人发明角黍,取角形是因为上古人有以牛角祭祖之俗,取其角形包以菰叶,是因为黍又称“火谷”。《尔雅翼》:“黍之秀特舒散,故说者以其象火为南方之谷。”火属阳,而菰叶水生而属阴,这就成了“阴阳尚相裹,未分散之时象”。 其实,角黍原是用以夏至节祭地物的,与屈原并无关系。 古时,其实夏至与端五是两个节日。端五,端,初也,五月的第一个五日,古“五”与“午”通用。端午节,最原始的说法,认为它起于上古三代的兰浴。《大戴礼记·夏小正》记:五月,“煮梅。蓄兰、颁马”。《大戴礼记》中说,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。为什么要蓄兰沐浴呢?“此日蓄采众药,以蠲除毒气。”《楚辞》因此有“浴兰汤兮沐芳华”之句。《续汉礼仪志》:“五月五日,朱索五色桃印为门户饰,以止恶气。”《荆楚记》:“荆楚人以五月五日并蹋百草,采艾以为人,悬门户上,以禳毒气。”《风俗通》:“五月五日续命缕,俗说以益人命。”浴兰、悬艾,都是为避毒,用五彩丝线绕臂、缠筒,俗称“续命缕”,为益人命。应该说五月端午作为天中节,刚开始并无祭人的意思。因为阳气至极万物茂盛于是要避毒,因为防身避阴疾,于是要绕“续命缕”,还是为顺应天时地和。 《考吃》第二部分 粽子(2) 端午祭祀先祖,其实是后人赋予的内容。古人对端午,其实有种种说法,一说是祭介子推。东汉蔡邕《琴操》:“介子绥即介子推。割其腓股以重耳。重耳复国,子绥独无所得。绥甚怨恨,乃作龙蛇之歌以感之,遂遁入山。文公惊悟迎之,终不肯出。文公令燔山求之,子绥遂抱木而烧死。文公令民五月五日不得发火。”史书上,介子推曾割腓股帮助文王。文王复国后,赏赐随从臣属,介子推独无所得,因此怨恨,与母亲隐居绵上今山西介休东南。山中。传说文王请他出来,他终不肯出。文王烧山求他出山,他抱木而被烧死。邯郸淳《曹娥碑》说是祭伍子胥:“五月五日,时迎伍君。”史载伍子胥尽忠于吴,后反被吴王夫差杀,抛尸于江,化为涛神。民间传说,伍子胥死于五月五日。《会稽典录》记,则为纪念曹娥:“女子曹娥,会稽上虞人。父能弦歌为巫。汉安帝二年五月五日,于县江溯涛迎波神溺死,不得尸骸。娥年十四,乃缘江号哭,昼夜不绝声,七日,遂投江而死。”因纪念曹娥,又称“女儿节”。当然,最响亮者,自然为纪念屈原。纪念屈原说,始见于梁吴均《续齐谐记》:“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,楚人哀之。至此日,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。汉建武中,长沙区回,忽见一士人,自云三闾大夫。谓回曰:‘闻君当见祭,甚善。常年祭物为蛟龙所窃,今若有惠,当以楝叶塞其上,以彩丝缠之。此二物蛟龙所惮。’回依其言。今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楝叶、五花丝,皆汨罗之遗风也。”《异苑》因此说,“粽,屈原姊所作。”按《齐谐记》说法,因为怕祭屈原之米被蛟龙所窃,因此创造了粽子这种形色。因为蛟龙怕楝叶、彩丝。而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却说:“,俗作粽。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,尖角,如棕榈叶心之形,故曰粽,曰角黍。近世多用糯米矣。今俗,五月五日以为节物,相馈送,或言为祭屈原。作此投江,以饲蛟龙。”因李时珍此种说法,故闻一多有“端午为持龙图腾崇拜民族的祭祖日”之说。 而端午龙舟竞渡之俗,其实起于春秋越国,古说勾践于此日操练水军。《事物纪原》引《楚传》:竞渡“起于越王勾践”。而到了《荆楚岁时记》,则记曰:“五月五日,为屈原投汨罗,人伤其死,并将舟楫拯之,因以为俗。”《岁华纪丽》归结说:“因勾践以为成风,拯屈原而为俗也。” 五月五日其实又是“地腊节”。《道书》:“五月五日为地腊,五帝校定生人官爵,血 肉盛衰,外滋万类,内延年寿,记录长生。此日可谢罪,求请移易官爵,祭祀先祖。” 端午节其实包容比较丰富。最早以角黍祭地物应该说是夏至之俗,后按《风土记》,端午与夏至俗同,所以把夏至的祭祀搬到了端午。祭祀的内容与方式,应该说随时代的推移,不断增加内容。但粽子祭祀的原意,应是取阴阳相裹之意。据《风俗通》,古时此节还煮肥龟,“令极熟,去骨,加盐豉、麻蓼名曰‘菹黾’”。菹黾黾甲表肉里,阳外阴内之形,也是阴阳包裹之象。痛悼屈原之说,其实只是后人因屈原之伟大而日益发挥的说法,与粽子原意其实相去甚远。 粽子的异名,有称为“裹蒸”者。《表异录》:“南史大官进裹蒸,今之角黍也。”有称为“不落荚”者。《戒庵漫笔》:“镇江医官张天民在湖广荣王府,端午赐食‘不落荚’,即今之粽子。”元稹诗称为“白玉团”:“彩缕碧筠粽,香白玉团。”陆游诗:“白白筒美。”诗后自注:“蜀人名粽为筒。” 粽子其实有锥形,有秤锤形,有菱角形,也有枕头形的。包裹材料,有用茭叶、粽叶,也有用芦叶、竹叶的。其馅,甜者如赤豆小枣、豆沙枣泥、桃仁芝麻松子;咸者如火腿咸肉、鲜肉鸭肉,以至干贝虾仁。《酉阳杂俎》记:“庾家粽子,白莹如玉。”今庾家粽,已不可考也。《西湖老人繁胜录》:“角黍,天下唯有是都城将粽凑成楼阁、亭子、车儿诸般巧样。”《开元天宝遗事》:“宫中每到端午节,造粉团角黍,贮于金盘中,以小角造弓子,纤妙可爱,架箭射盘中粉团,中者得食,盖粉团滑腻而难射也。都中盛于此戏。” 古人包粽子,甜者,还加入些许薄荷末,还有用艾叶浸米的,叫做艾香粽子。顾仲《养小录》记,粽子蒸熟后,可以剥出油煎,称油煎者为“仙人之食”。高濂在《遵生八笺》中则告诫:凡煮粽子,一定要用稻柴灰淋汁煮,也有用些许石灰煮者,为的是保持粽叶的青而香也。 《考吃》第二部分 米线(1) 米线在早时的烹饪书《食次》中,记为“粲”。《食次》大约就是《隋书》中所记的《食馔次弟即次第。古时“弟”同“第”。法》,此书南宋时已散佚。 《齐民要术》引:“《食次》曰‘粲’,一名‘乱积’:‘用秫稻米,绢罗之。蜜和水,水蜜中半,以和米屑。厚薄令竹勺中下——先试,不下,更与水蜜。作竹勺,容一升许,其下节,概作孔。竹勺中下沥五升铛里,膏脂煮之。’”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,糯米磨成粉 后,用蜜和水调至稀稠适中,灌入底部钻有孔的竹勺,看粉浆能不能通过孔流出来。要是不能流,就再加些蜜和水。粉浆流出来成细线,入锅中以膏油煮熟。这就是早期的米线。 “粲”,其实本意是精米。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:“稻粟二十斗为米十斗,其米甚粗。”“米一斛舂为九斗曰是也,即。禾黍言,稻言。米九斗而舂为八斗亦曰。八斗而舂为六斗大半斗则曰粲。犹之禾黍米为七斗则曰侍御也。禾黍米至于侍御,米至于粲,皆精之至也。”也就是稻粟二十斗为米六斗大半者称粲。粲字的引申义是精制的餐。《诗经·郑风·缁衣》:“适子之馆兮,还,予绶子之粲兮。”傅训:粲为餐。这两句的意思就是:“我要到你的馆舍去,送给你精美的饭食。”用精米磨成的精粉,又用精粉制成精制的食品,所以早时米线被尊称为“粲”。因为它流出煮熟后,乱如线麻,纠集缠绕在一起,又称“乱积”。 贾思勰在《齐民要术》中,另记有“粉饼”法:“以成调肉汁,接沸溲英粉。若用粗粉,脆而不美。不以汤溲,则生不中食。如环饼面,先刚溲,以手痛揉,令极软熟。更以汁溲,令极泽铄铄然。割取牛角,似匙面大,钻作六七小孔,仅容粗麻线。若作‘水引’形者,更割牛角,开四五孔,仅容韭叶。取新帛细两段,各方尺半。依角大小,凿去中央,缀角著。以钻钻之,密缀勿令漏粉。用讫,洗,举,得二十年用。裹盛溲粉,敛四角,临沸汤上搦出,熟煮,浇。若著酪中及胡麻饮中者,真类玉色,稹稹著牙,与好面不殊。一名‘搦饼’,著酪中者,直用白汤溲之,不须肉汁。” 这段话翻译过来,意思是:用煮好的肉汁和粉。如用粗粉,饼粗涩不美。肉汤又须沸时调和,不然和出的粉是生的。要把粉和到做环饼的面一样,先可以和得干些硬些,用手用力揉,一直揉到极软极熟,然后再加些汤汁,把粉和成稀状,可以流动。然后割一个牛角,钻六七个可以容粗麻线通过的孔。如果要做成水引饼的形状,就把孔钻得稍大一些,容韭菜叶通过。然后用两段新织的白色细绢,每段一尺半见方,按牛角之大小,把中间剪去一块,在牛角上钻孔,把绢密密缝牢在上面,要不让湿粉从钻孔中漏出去。这白绢用过洗净,收藏好了可以用二十年。牛角缝好后,就把和好的粉倒在绢袋里,在一锅煮沸的开水上边,提着绢袋,让粉浆顺牛角孔漏出来,煮熟后用肉汤浇。如放在酪浆或胡麻糊里,真像玉一样白,而且吃起来既软又韧,与上好的麦面一样。此种粉饼又称“搦饼”,如是捞在酪浆里吃,则干脆用白水煮,不需用肉汤。 这种“粉饼”显然是米线。当时,凡面点都称“饼”。 至宋代,米线称做“米缆”。楼钥《攻集》有《陈表道惠米缆》诗:“江西谁将米作缆,卷送银丝光可鉴……如来螺髻一毛拔,卷然如虿都人发。新弦朱上尚盘盘,独茧长缲犹轧轧。”当时的米线已可干制,洁白光亮、细如丝线,可馈赠他人,也称“米”。陈造《江湖长翁诗钞》之《旅馆三适》:“厥初木禾种,移植云水乡。粉之且缕之,一缕百尺缰。匀细茧吐绪,洁润鹅截肪。吴侬方法殊,楚产可倚墙。嗟此玉食品,纳我蔬蔌肠。七筋动辄空,滑腻仍甘芳。岂惟仆饵,政复奴桄榔。即今弗洎感,颇思奉君王。”自注曰:“予以病愈不食面,此所嗜也。以米代之,且宜烧猪。客有惠清白堂酒者,同时餐。作三诗识之。”陈造《徐南卿招饭》诗中有“江西米丝作窝,吴国香玉为粒”之句,可见当时的米线干品是制成鸟窝状的。 明清之际,又称做“米”。宋诩《宋氏养生部》:“米,音烂,谢叠山云‘米线’。”其制法记有两种。其一:“粳米甚洁,碓筛绝细粉,汤溲稍坚,置锅中煮熟。杂生粉少许,擀使开,摺切细条,暴燥。入肥汁中煮,以胡椒、施椒、酱油、葱调和。”其二:“粉中加米浆为糨,揉如索绿豆粉,入汤釜中,取起。” 今米线以云南生产者为最好,米线吃法,可煮可炒,亦以云南“过桥米线”之吃法最为有名。 “过桥米线”发明于云南蒙自,至今有两百年历史。据民间传说,云南蒙自有南湖,湖心有岛,岛上有茂林修竹。传说昔有一位秀才天天到岛上读书,其贤妻天天送饭上岛。丈夫埋头苦读,常常饭菜凉了还顾不上吃,日见消瘦,妻子就杀了家中老母鸡为其补养身子。母鸡炖好后,妻子上岛送给丈夫,就回家了。过了好久,妻子上岛,见丈夫埋头读书,饭菜没动一点,鸡汤却还是热的。原来,鸡汤上一层厚厚的鸡油把热气给盖住了。聪明的妻子因此发明了把米线下进油汤的方法。此事传为美谈,人们就纷纷仿效食用。因妻子送饭上岛要经过一座石桥,这种吃法就叫做“过桥米线”。 《考吃》第二部分 米线(2) “过桥米线”的原料甚多。其汤用壮鸡、肥鸭、鲜猪排骨、筒子骨等入一锅炖五至六小时,要使汤面上的油有铜钱厚,汤中不冒一丝热气。将鸡脯、猪脊、肝、鸭子、肚头、乌鱼、鱼肚等都切成均匀薄片。作料则有豌豆尖、菠菜、弯葱、芫荽、草芽、姜丝、豆腐皮、豆托、笋片、鹌鹑蛋、鸽蛋等。吃“过桥米线”要用高深的大碗。碗内先放入熟猪油、鸡油、鸭油、鹅油和胡椒面,然后把炖成的沸滚的汤舀入碗里。汤上桌后,先要将鸽蛋、鹌鹑蛋打入汤里,然后依次放入各种生肉片,用筷子轻轻拨动,霎时就熟。肉熟后再入各种鲜菜,淋 以辣椒油、芝麻油,最后再下米线。吃“过桥米线”所用的米线,最优良者是云南富民所产,其用长颗白米制成,极其洁白细软,在沸汤中烫即刻就熟。入米线后,碗中红白绿黄交映,颜色十分好看;各种主配料调和成浓郁的香味,米线在浓汤中呈半透明状,在浓汤中被泡透后鲜美无比。“过桥米线”在各类风味小吃之中滋味独特,品格高雅,实在可称各类小吃中独领风骚、独占鳌头者,应评为各类传统风味小吃之首。 《考吃》第二部分 馄饨(1) 馄饨,又写做“肫”、饨”。广东人称为“云吞”,四川人称“抄手”,山东人又有称“”的。 张岱《夜航船》记:“石崇作馄饨。”石崇是西晋人,曾官至荆州刺史,因劫掠客商而致财产无数。《晋书》记他:“财产丰积,室宇宏丽,后房百数,皆曳纨绣珥金翠丝竹,尽当时之选,庖膳尽水陆之珍。”石崇风流一生,曾以蜡代薪,做锦步障五十里,与王恺斗富。情史中吹笛美女绿珠,就是石崇之爱妾。石崇好精舍,好美婢,好鲜衣,好美食,有可能赋予馄饨偃月之形态。但馄饨之发明,应该不晚于汉代。 馄饨之名,最早见文字者,是汉扬雄的《方言》:“饼谓之,或谓之、饨。”三国时魏人张辑《广雅》已注明:“肫,饼也。”据《事物纪原》考,饼始于七国时代,馄饨是饼的一种。早时的肫,就是饼中夹馅,入汤煮之,所以也称“煮饼”与“汤饼”。《李固别传》:“质帝暴得疾,云食煮饼,腹中闷遂崩。”这里的“煮饼”,有可能指“肫”。 馄饨之成形态之记载,最早见于颜之推,唐人段公路称馄饨为“馄饨饼”,崔龟图注曰:“颜之推云:今之馄饨,形如偃月,天下通食也。”颜之推是南北朝时北齐人,可惜他只说明了当时馄饨之形态,而没记当时馄饨之大小。 唐宋时,都市内多馄饨店,馄饨作为一种面点,已成为重要食品。当时的馄饨,讲究汤清馅细。唐人段成式的《酉阳杂俎》中记:“今衣冠家名食,有萧家馄饨,漉去肥汤,可以瀹茗。”北宋陶谷的《清异录》中有“建康七妙”,说“齑可照面,馄饨汤可注砚,饼可映字,饭可打擦擦台,湿面可结带,醋可作劝盏,寒具嚼者惊动十里人”。可研墨,可泡茶,多少有些夸张。倪云林《云林堂饮食制度集》中记“煮馄饨”法为:“细切肉臊子,入笋米,或茭白、韭菜、藤花皆可。以川椒、杏仁酱少许和匀,裹之。皮子略厚,小,切方,再以真粉末擀薄用。下汤煮时,用极沸汤打转下之,不要盖,待浮便起,不可再搅。”可见,非常讲究。难怪陆游有诗:“春前腊后物华催,时拌儿曹把酒杯。蒸饼犹能十字裂,馄饨那得五般来。”喟叹的是精致的馄饨,一般居家难做。 唐宋以后,冬至日有吃馄饨之俗。冬至之日阴极而阳始,古人称为冬节。所谓“一阳嘉节,四方交泰,万物昭苏”。冬至节,周代起就有祭神仪式,至唐宋,有过小年之称。南宋周密《武林旧事》记:“都人最重一阳贺冬,车马皆华整鲜好,五鼓已填拥杂还于九街。妇人小儿服饰华炫,往来如云。岳祠城隍诸庙,炷香者尤盛。三日之内,店肆皆罢市,垂帘饮博,谓之‘做节’。享先则以馄饨,有‘冬馄饨年”之谚。贵家求奇,一器凡十余色,谓之‘百味馄饨’。”陆游的《剑南诗稿·岁首书事》中有“中夕祭余分,黎明人起唤钟馗”之句,陆游自注:“乡俗以夜分毕祭享,长幼共饭其余。又岁日必用汤饼,谓之‘冬馄饨年’。”以馄饨祭祖,这种习俗一直沿袭到清代。清潘荣陛《帝京岁时纪胜》:“长至南郊大祀,次旦百官进表朝贺,为国大典。绅耆庶士,奔走往来,家置一簿,题名满幅。……预日为冬夜,祀祖羹饭之外,以细肉馅包角儿(馄饨)奉献。谚所谓‘冬至馄饨夏至面’之遗意也。” 《考吃》第二部分 馄饨(2) 明人宋诩《宋氏养生部》和高濂《遵生八笺》所记馄饨法,与今之馄饨大抵相同。《宋氏养生部》记其方为:“取盐水或乳饼、鸡子匀面,轴开薄,切小方片,内之以馅料,摺为兜,抵其尖而缄,有露缘,则煎齑汤中煮浮熟,漉起,以冷水淋。此种则今之凉拌。其底以油润,夏蒸蒸食……有宜以甘草、葱、醋调和,汤深瀹。有宜以油煎。”馅料除猪肉外,还可各种鱼去骨,还可解熟蟹肉、脱鲜虾肉,还可鸡肉、野鸡肉加去皮胡桃、松榛仁,还可竹笋、菠菜、荠菜、紫藤花、金雀花杂之。《遵生八笺》中记其方为:“白面一斤,盐三钱,和如落索面,更频入水,搜和为饼剂,少顷操百遍,拗为小块擀开。绿豆粉为,四边要薄,入馅,其皮坚。膘脂不可搭在精肉,用葱白先以油炒熟,则不荤气。花椒、姜末、杏仁、砂仁酱调和得所。更宜笋菜过,莱菔之类或虾肉、蟹肉、藤花,诸鱼肉尤妙。下锅煮时,先用汤搅动,置竹筱在汤内,沸,频频洒水,令汤常如鱼津样滚,则不破,其皮坚而滑。”清人《调鼎集》中,有对此方做说明与补充:“白面一斤,盐三钱,入水和匀,揉百遍,掺绿豆粉擀皮,以薄为妙。馅取精肉(去净皮、筋、膘、脂),加椒末、杏仁粉、甜酱调和作馅。开水不可宽,锅内先放竹衬底,水沸时便不破。加入鲜汤(凡笋、蕈、鸡、鸭汁俱可)。馄饨下锅,先为搅动,汤沸频洒冷水,勿盖锅,浮便盛起,皮坚而滑(馅内忌用砂仁,葱花下用)。” 《调鼎集》中记,苏州馄饨擀做圆皮。苏州馄饨,又叫做“绉纱馄饨”,袁枚《随园食单》中记,扬州小馒头如胡桃大,一筷子可以夹一双,小馄饨则小如龙眼。而相映成趣的是清人陆友仁在《砚北杂志》所记。陆友仁记:“一日作馄饨八枚,召知府早食之。其法每枚用肉四两,名为‘满江’,知府不能半其一。”馅用肉四两,成馄饨后,一枚大约需要半斤了吧。 自唐宋起,除有馄饨铺子专营外,就有沿街串巷担馄饨挑子卖馄饨者。《一岁货声》中记馄饨叫卖声:“馄饨——开锅啊!——”注云:“前锅灶,后方柜,杂卖面、元宵,煮炸货类略同。偏于晚间卖,或赶或当,以其担设摊。”其挑子,前面有一块晾盘,中间圆洞处坐锅,下面是小炉子。盘四周可放碗、酱油壶等。后面方柜上层放肉馅,中间有抽屉,可放皮子、汤匙和各种作料,下层放一桶水,随时加汤,可边包、边煮、边卖。 近世馆子里卖的馄饨,北京致美斋的双馅馄饨极为精致。清人杨静亭在其同治年间所作的《都门纪略》中,曾有赞誉曰:“包得馄饨味胜常,馅融春韭嚼来香。汤清润吻休嫌淡,咽后方知滋味长。” 馄饨之名,宋人程大昌在《演繁露》中,曾考曰,此为虏中浑屯氏所创,因此而命名。虏人:胡人。此说未必可信。《鼠璞续·释常谈》引《资暇录》云:“馄饨,以象浑沌。” 《不正书》:“混沌从食,不载故事。《事物纪原》并无此名件。《唐逸史》载:李宗回客,知人饮馔,将同谒华阴令。客曰,与公五般馄饨。及见果然。”钱绎《方言笺疏》因此认为:“混沌又并与馄饨相近,盖馄饨叠韵为浑屯。” 不管怎么说,馄饨作为面与馅料之合和,似朵朵飘浮不定之云,在沸汤中浮沉,其名多少与浑沌之意有棒打不开之关系。昔阿英先生因此作文论曰:“浑沌乃浑之一气,阴阳不分之象亦作‘混沌’。按:《庄子》‘中央之帝为浑沌’,释者诸家中,以简文(帝)的‘浑沌以合和为貌’之说,最能切合馄饨之义。良以这种食物的特色,就是把若干种作料混集在一个小天地中,使之合和,故称之为‘浑沌’。食旁是指明为食物。” 《考吃》第三部分 豆腐(1) 清代汪汲的《事物原会》记,周代已有豆腐,可惜在先秦古籍中,至今未找到证据。现今较普遍的说法,豆腐乃前汉淮南王刘安所创。刘安,沛郡丰今江苏丰县。人,汉高祖之孙,一生好招致宾客方术之士,袭父封为“淮南王”,曾聚集数千才子共同编写《淮南鸿烈》即《淮南子》。,宣扬自然天道观。刘安好与八公八位方士。精研炼丹之术,豆腐据说是在炼丹之闲无意中创成。因刘安当年炼丹地在安徽淮南八公山北山。珍珠泉,因此也叫“八公山豆腐”。 刘安是儒家的死敌。他活着时一直攻击儒家为“俗世之学”,他死后,孔庙祭器因此而绝不用豆腐。 豆腐原名叫“菽乳”。菽就是大豆。《广雅疏证》:“《吕氏春秋·审时篇》云‘大菽则圆,小菽则抟以芳’。是大小豆皆名菽也。但小豆别名为,而大豆乃名为菽,故菽之称专在大豆矣。”元代江阴孙司业有诗《菽乳》云:“淮南信佳士,思仙筑高台。入老变童颜,鸿宝枕中开。异方营斋味,数度见琦瑰。传羹传世人,令我忆蓬莱。茹荤厌葱韭,此物乃奇才。戎寂来南山,清漪浣浮埃。转身一旋磨,流膏入盆。大釜气浮浮,小眼汤洄洄。顷待晴浪翻,坐见雪峰皑。青盐化液卤,绛蜡窜烟煤。霍霍磨昆吾,白玉大片裁。烹煎适吾口,不畏老齿摧。蒸豚亦何为,人乳圣所哀。万钱同一饱,斯言匪俳诙。”从这首诗中看出,当时豆腐的制作已与现时基本相同:先磨豆浆,后入锅上灶煮,然后用青盐点卤,使豆浆凝固。豆腐之名据说则始于北宋,乃从寇宗《本草衍义》中来。《本草衍义》中说:“生大豆炒熟以枣……又可,就是石磨。为腐食之。”豆腐在古时有许多别名。汪日桢《湖雅》:“今四川两湖等处设豆腐肆,谓之甘脂店。”陶谷《清异录》:“邑人称豆腐为小宰羊。”陆游《豆腐》诗:“拭盘堆连展,洗釜煮黎祁”,“新舂滑如珠,旋压黎祁软胜酥”。自注:“蜀人名豆腐为黎祁。” 古人对豆腐,有很多赞颂。元人郑允端有很著名的豆腐诗:“种豆南山下,霜风老荚鲜。磨砻流玉乳,蒸煮结清泉。色比土酥净,香逾石髓坚。味之有余美,玉食勿与传。”清人褚人获在《坚瓠集》中,归纳豆腐共有十德:“水者柔德。干者刚德。无处无之,广德。水土不服,食之则愈,和德。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:“凡人初到地方,水土不服,先食豆腐,则渐渐调妥。”一钱可买,俭德。徽州一两一,贵德。徽州八公山豆腐,一两银子一碗,故又贵德。食乳有补,厚德。《本草求真》:“豆腐,经豆磨烂,加以石膏或卤汁而成,其性非温。故书皆载味甘而咸,气寒无毒,而谓寒能动气。至云能和脾胃,正是火去热除以后安和之语。可去垢,清德。《食鉴本草》:宽中益气,和脾胃,下大肠浊气,消胀满。投之污则不成,圣德。建甯糟者,隐德。”清人尤侗还专门作文《豆腐戒》,借豆腐之清廉安贫,论儒者立戒修身。文中说,儒士须立大戒三小戒五,总名为豆腐戒。大戒三指味戒、色戒、声戒。小戒五指:赌戒、酒戒、足戒、口戒、笔戒。为何总名为豆腐戒?因为“非吃豆腐人不能持此戒也”。 好豆腐须用泉水,以清泉细磨,生榨取浆,入锅点成后,软而活者胜。讲究者还用好磨。明代李日华《蓬栊夜话》:“歙人工制腐,皆紫石细棱,一具值二三金,盖砚材也。菽受磨,绝腻滑无滓,煮食不用盐豉,有自然之甘。”制好豆腐,在大豆中还须加一点绿豆。明人吴氏《墨娥小录》:“凡做豆腐,每黄豆一升,入绿豆一合,用卤水点就,煮时甚是筋韧,秘之又秘。”淮南八公山珍珠泉之豆腐,大约至今乃是豆腐中之佳品。别地,一斤大豆可制豆腐三斤,八公山豆腐可一斤制四五斤。别地豆腐做汤,豆腐均沉于水;八公山豆腐做汤,豆腐则都浮于水。 再好的豆腐,关键还在制作。清代的大才子袁枚袁子才是好做豆腐的。《随园轶事》中记有他两则佳话。一则,说他与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冬心在扬州程立万家吃煎豆腐,惊异于程立万能把豆腐做成这般精绝。其豆腐做得两面干黄,无丝毫卤汁,微微有些车螯的鲜味,而盘中却全无车螯或他物。次日告诉查宣门,查说:“我能做,到时候一定特请。”过两天袁枚与杭堇浦同食于查家,一拿起筷子就大笑:盘里“豆腐”纯是鸡、雀胸脯做成,不是真豆腐,肥腻难耐。其费钱十倍于程立万,味远不及也。另一则记当时蒋戟门观察能做佳肴,做豆腐尤其出名。一天问袁枚:“吃过我做的豆腐吗?”袁枚说:“未也。”蒋观察当场下厨,过好大一会儿端出一盘豆腐菜,果然一切盘餐尽废。袁枚因此而求他告知烹饪方法。蒋观察让他向上作三个揖,袁枚如是照办,获蒋观察方回家试做,宾客都夸奖。毛俟园因此而作诗:“珍味群推郇令苞,黎祁尤似易牙调。谁知解组陶元亮,为此曾经一折腰。” 查《随园食单》,记有“蒋侍郎豆腐”方:“豆腐两面去皮,每块切成十六片,晾干。用猪油热灼,清烟起才下豆腐,略洒盐花一撮,翻身后,用好甜酒一茶杯,大虾米一百二十个。如无大虾米,用小虾米三百个。先将虾米滚泡一个时辰,秋油一小杯,再滚一回;加糖一撮,再滚一回。用细葱半寸许长,一百二十段,缓缓起锅。”另记有“杨中丞豆腐”:“用嫩腐,煮去豆气,入鸡汤,用鳆鱼片滚数刻,加糟油、香蕈起锅。鸡汁须浓,鱼片要薄。”还记有“王太守八宝豆腐”:“用嫩片切粉碎,加香蕈屑、蘑菇屑、松子仁屑、瓜子仁屑、鸡屑、火腿屑,同入浓鸡汁中炒滚起锅。用腐脑亦可。用瓢不用箸。”据说此方乃当年康熙皇帝赐给尚书徐健庵,让他告老还乡后享用的。徐尚书当时去御膳房取方,还被敲诈了一千两银子。此方后被徐尚书门生王楼村得到,王楼村传到其孙王太守而流于民间,因此就叫“王太守八宝豆腐”。 《考吃》第三部分 豆腐(2) 古人传下豆腐制作妙方极多。有“玉琢羹”:“豆腐切碎,酌加豆粉,以水和匀如稀粥状。以油炒之,开即起锅,用勺不用箸。或以煮熟山药代豆腐,亦佳。”(《素食说略》)有“隔纱豆腐”:“豆腐披薄片,夹火腿绒,松子仁、豆粉粘住,如此两三层,蒸熟,切条再焖或烧。”“芙蓉豆腐”:“豆腐脑撇去黄泔,和鸡蛋清,加鲜肉丁或火腿丁,衬青菜心三分长,起锅时加虾仁、紫菜。”(《调鼎集》)也有“寿星豆腐”:“切泥,加肉泥、蛋清豆粉做元子,蒸煮鸡蛋底,清汤上。”“活捉豆腐”:“冷豆腐切小方块,加冬菜、豆豉、辣 子面各料配合,先下作料,后下豆腐,挂支子(滋汁)上。”(《筵款丰馐依样调鼎新录》) 古时豆腐做法,最有名气的,要数“菠菜豆腐羹”。关于它的传说,一说是乾隆南巡,到浙江海宁陈家,吃菠菜豆腐羹而欣赏其色味,欣然题名为“红嘴绿鹦哥烧金箱白玉嵌”。另一说是乾隆南巡过镇江,有一位农妇献菠菜炖豆腐,名为“金镶白玉嵌,红嘴绿鹦哥”。乾隆品尝后,极为赞叹,赐农妇为皇姑,此菜名“皇姑菜”。 豆腐色洁柔滑,鲜嫩爽口。豆腐菜中现时最著名者,乃川菜麻婆豆腐。麻婆豆腐据说创始于清同治年间,是一位陈氏老妇专为过往脚夫制作的麻辣豆腐。制作时用一些零星牛肉,因为老妇的脸上有一点麻子,戏名为麻婆豆腐。正宗麻婆豆腐须在成都北门外万福桥南岸陈麻婆老店才能吃到,又叫做“黄牛肉督豆腐”。麻婆豆腐的制作要配红海椒提辣,又要用香而麻的青绿花椒抑其辣味,再用成都口同嗜豆豉调味。正宗的麻婆豆腐麻、辣、烫、酥、香、鲜、嫩,被文人们称做典型的象征女人的菜:又白又嫩又辣又烫。与它相衬,象征男人的莱,则是蚝油牛肉。 豆腐中还有一道名菜,就是凤阳瓤豆腐。瓤豆腐是凤阳一位姓黄的厨师所创,至今有四五百年历史。相传朱元璋幼时乞讨而吃出了瓤瓜豆腐的滋味,天天到黄家饭铺讨食。后来当上了皇帝,他就把姓黄的厨师接去皇宫当御厨,宫内酒宴常常少不了这道菜。这道菜的制作,先把豆腐切成铜板大小的片,每两片中夹入蚕豆大小由猪肉虾仁和调味品做成的馅米。然后用蛋清打成飞糊,裹住豆腐入油锅初炸至金黄。然后初炸好的豆腐再下油锅,氽至橙黄。最后糖汁在火上熬成稀糊,入醋,浇在炸好的豆腐之上。成菜后外表金黄,外脆里嫩。 豆腐菜中最普通者,大约是小葱拌豆腐。拌豆腐最好用腐脑,在井花水中泡三次,使井花水之清凉渗入其中,与小葱相拌,更显清莹。豆腐菜中最有趣者,则是泥鳅豆腐。此菜据说乃一位渔民所创。渔民以捕鱼为生,捉到一些小泥鳅上不了卖市,只能自己加些作料煮熟了吃。一次,据说这位渔民买了些豆腐,想与泥鳅同煮。因泥鳅太小,不好拾掇,又是在盆里已吐净了泥的,他就把活泥鳅直接捞到了锅里。煮熟以后,他发现泥鳅都钻到豆腐里去了,只有尾巴露在外面,味道鲜美。以后再煮时,他就不盖锅盖,看着水热后小泥鳅都往豆腐里钻,觉得非常奇妙。做这道菜,一定先要使泥鳅将泥吐尽,俟泥鳅钻入豆腐后,入葱、姜、蒜、花椒、胡椒、板油丁和盐,汤汁浓白时入香油与香菜。 现时,辽宁有豆腐宴,专吃豆腐。菜单是:1.吐丝豆腐(豆腐制泥,入猪肥膘茸,与蛋液搅匀,抹于面包托上,入油锅炸);2.千层豆腐(豆腐切片,夹以虾茸、猪肥膘茸等,三层豆腐三层馅料,入笼蒸透,浇汁);3.莲蓬豆腐(豆腐制泥,调以虾泥、猪膘油泥、鸡蛋清,以酒盅做坯,炒好的肉末加茸泥再用豌豆成莲蓬状,入笼蒸,浇汁);4.煎酿豆腐(瓤豆腐法);5.箱子豆腐(豆腐先切块炸黄,再从切口入三鲜馅蒸透,勾芡浇汁);6.八宝豆腐(豆腐制泥入碗,中间夹以八宝馅,入笼蒸透浇汁);7.翡翠豆腐(豆腐成泥加虾泥鱼泥等,入菠菜汁后挤成丸子);8.九转豆腐(豆腐成小圆墩,炸成金黄,肉末、榨菜末、干椒末炒熟后,与鸡汤豆腐同炖,有酸甜香辣咸五味);9.沙锅老豆腐;10.鳝鱼干丝。 《食物本草》记,豆腐还可依偏方治饮酒过度:“饮烧酒过多,遍身红紫欲死,心头尚温者,热豆腐切片,满身贴之,冷则换,苏醒乃止。” 烹豆腐最忌者:铜铁刀切,合锅盖烹也。 清人苏雪溪有诗,最终描述豆腐最得体且最意味深长。诗曰:“传得淮南术最佳,皮肤褪尽见精华。一轮磨上流琼浆,百沸汤中滚雪花。瓦缶浸来蟾有影,金刀剖破玉无瑕。个中滋味谁知得,多在僧家与道家。” 《考吃》第三部分 豆芽(1) 《神农本草经》称豆芽为“大豆黄卷”。中国发明豆芽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,创造发明者已不可考。最早的豆芽,是以黑大豆作为原料。《神农本草经》中,把“大豆黄卷”列为“中品”,记做法说:“造黄卷法,壬癸日壬、癸,天干的第九、第十位。壬是阳气潜伏地中、万物怀妊之意。癸是万物闭藏、怀妊地下、揆然发芽之意。壬癸日,指的是冬末春初之时。,以井华水浸黑大豆,候芽长五寸,干之即为黄卷。用时熬过,服食所需也。”对其名解释为:“大豆作黄卷,比之区萌而达蘖者,长十数倍矣。从艮而震,震而巽矣,自癸而甲 ,甲而乙矣。艮、震、巽,卦名。艮是停止,震是震动,含阴阳交合的意思。巽是进入。癸、甲、乙分别是天干的第十位、第一位和第二位。从癸到甲,甲是草木破土而萌的意思,乙是草木初生、枝叶柔软屈曲的意思。这里指豆芽发生的过程。始生之曰黄,黄而卷,曲直之木性备矣。木为肝藏,藏真通于肝。肝藏,筋膜之气也。大筋聚于膝,膝属溪谷之府也。故主湿痹筋挛,膝痛不可屈伸。屈伸为曲直,象形从治法也。” 早时豆芽首先是用于食疗。《神农本草经》说豆芽主要治风湿和膝痛。李时珍在此基础上,称豆芽为“豆黄”。造法:“用黑豆一斗,蒸熟,铺席上,以蒿这里是泛指草。覆之如腌酱法。待上黄,取出晒干,捣末收用。”气味:“甘温无毒。”主治:“湿痹膝痛,五脏不足,脾胃气结积。壮气力,润肌肤,益颜色,填骨髓,补虚损。”附方为:“脾弱不食,大豆黄二升,大麻子三升,熬香为末。每服一合,饮下,日四五服,任意。” 其次用于道家养生。《延年秘录》记:“服大豆,令人长肌肤,益颜色,填骨髓,加气力。补虚能食,不过两剂。大豆五升,如作酱法,取黄捣末,以猪肪炼膏,和丸梧子大,猪肪:猪油。梧子:梧桐子。每服五十丸至百丸。温酒下,神验秘方也。肥人忌服。”另外还记一服法:“六月六日,以洗净大黄豆煮熟,取出候冷,以面为衣,摊于席上,以衣盖之。又用青蒿腌一七,取出晒干,搓去面黄。入缸煎紫苏盐汤候冷,浸豆与水平。每豆一斤,用盐六两。浸过一夜,取出和食香拌匀,装净坛内。令日晒四五日,从新搜过一次。再晒再搜,四五次用。” 豆芽作为素菜食用,较早见于林洪的《山家清供》:“温陵人家,中元前数日,以水浸黑豆,曝之。温陵:指今福建泉州。中元节,即旧历七月十五。及芽,以糠皮置盆中,铺沙植豆,用板压。长则覆以桶,晓则晒之,欲其齐而不为风日损也。中元,则陈于祖宗之前,越三日出之。洗,焯以油、盐、苦酒、香料可为茹,卷以麻饼尤佳。色浅黄,名‘鹅黄豆生’。”同样文字,亦见于《双槐岁抄》。 《东京梦华录》中称豆芽为“种生”:“又以绿豆、小豆、小麦于瓷器内,以水浸之,生芽数寸,以红蓝草缕束之,谓之‘种生’,皆于街心彩幕帐设出络货卖。” 陈元靓《岁时广记》中,则称“豆菜”为“生花盆儿”:“京师每前七夕七夕,即旧历七月初七。十日,以水渍绿豆成豌豆,日一二四易水,芽渐长至五六寸许,其苗能自立,则置小盆中,至乞巧可长尺许,谓之‘生花盆儿’,亦可以为菹。” 在宋朝时,食豆芽已相当普遍。豆芽与笋、菌,已并列为素食鲜味三霸。方岳因此有《豆苗》诗:“江南之笋天下奇,春风匆匆催上篱。秦邮之姜肥胜肉,远莫达之长负腹。先生一钵同僧居,别有方法供斋蔬。山房扫地布豆粒,不烦勤荷烟中锄。手分瀑泉洒作雨,覆以老瓦如穹庐。平明发现玉髯砾,一夜怒作堪水菹。自亲火候瀹鱼眼,带生入晴云碗。碧丝高压涎滑莼,脆响平欺辛螫。晚菘早韭各一时,非时不到诗人脾。何如此隽咄嗟办,庾郎处贫未为惯。” 宋元时食豆芽,主要用于凉拌。《易牙遗意》记其方:“将绿豆冷水浸两宿,候涨换水,淘两次,烘干。预扫地洁净,以水洒湿,铺纸一层,置豆于纸上,以盆盖之。一日洒两次水,候芽长,淘去壳。沸汤略焯,姜醋和之,肉燥尤宜。” 明清之后,有之为羹者,有以油炸之,亦有以鸡汁和豚汁烫而食之。诸种豆芽中,豌豆苗相比更为鲜美。《清稗类钞》记:“豌豆苗,在他处为蔬中常品,闽中则视作稀有之物。每于筵宴,见有清鸡汤中浮绿叶数茎长六七寸者,即是。惟购时以两计,每两三十余钱。” 食豆芽须掐去根须及豆,因此到清代称做“掐菜”。到了明清,文人们就开始讲究豆芽要入汤融味。《随园食单》有豆芽条称:“豆芽柔脆,余颇爱之。炒须熟烂,作料之味才能融洽。可配燕窝,以柔配柔,以白配白故也。然以其贱而陪极贵,人多嗤之,不知惟巢由正可陪尧舜耳。”巢由,指巢父与许由,此两人都是隐士。尧要把君位让给巢父,巢父不受。尧要把君位让给许由,巢叫许由隐居。 《考吃》第三部分 豆芽(2) 豆芽菜谱中,有一道菜,叫做“熘银条”,在秦菜中颇有盛名。原料是绿豆芽、葱丝、精盐、白醋、花椒、线辣椒、芝麻油。此菜先用旺火,将辣椒炸成深红色,豆芽入锅后即烹醋引火,要求四五十秒钟就熘成,以保留豆芽脆嫩。 炒豆芽一般配以鸡丝。“银苗鸡丝”、“掐菜炒鸡丝”、“鸡绒银条”、“银针拌鸡丝”,各地有各地的名称。鲁菜中也有粘蛋糊而用以油炸的,清嘉庆年间,有“缕豆芽菜使空,以鸡丝、火腿满塞之”的做法,实在难以设想其操作方法。《清稗类钞》中有一则某贵人以豆芽为奢侈品的故事:“京师贵人某,一日访其戚,留午餐,肴有豆芽。某戚固曾乞贷于某者,至是,某责之曰:‘君屡言贫而肴馔何奢侈乃尔?’戚力辩为非贵品。某曰:‘此为吾所常食,每盘需银一二钱,何得谓非贵品?’戚以未烹者示之,且曰:‘所值实仅钱二三文耳。’某悟厨人之奸,归而欲逐之。厨人乃取豆芽截其须,以辣椒丝覆其上,又调以麻油酱油,别取不截须者渍以盐水,悉盛于盘以献之,指不截须者而言曰:‘此贱物,即三文尚嫌贵,主人所见者此也。若主人平日之所食者,则确为贵品。’某不知其诈,遂复留厨人。”这其实是一个厨师欺骗贵人的故事。某贵人一日访其亲戚,因为这个亲戚问他借过钱,吃饭时他见桌上有豆芽,就问这个亲戚:你平日老叫穷,吃饭怎么还用这等奢侈品。这是我常用的,每盘一二两银子。亲戚就跟他说,豆芽很贱,其实只要二三文钱。贵人回家问厨师。厨师截豆芽须,把辣椒丝盖在上面,加上麻油酱油,说三文钱还嫌贵的是那种穷人吃的用盐渍的豆芽,主人平日吃的这种豆芽的确是贵品。因此而欺骗了贵人。 西方称豆芽是中国食品的四大发明之一。另三个分别是豆腐、酱和面筋。其实,中国之食品发明,远不止此四种。豆芽据说也是李鸿章在光绪庚子后使欧时传入西方的。因有“李鸿章杂碎”之说,现加拿大魁北克一带,干脆就称豆芽为“杂碎”。 《考吃》第三部分 豆芽(1) 面筋又称麸。《事物绀珠》说,面筋乃梁武帝制创。武帝当年作断酒肉文,创造了麸替代鸡豚。梁武帝初创的麸之形态及做法,现无文献印证,早见文字者,是宋人寇宗《本草衍义》:“生嚼白而成筋,可粘禽虫。”沈括《梦溪笔谈》:“凡铁之有钢者,如面中有筋。濯尽柔面,则面筋乃见。炼钢亦然。”元贾铭《饮食须知》:“麸中洗出面筋,味甘性凉,以油炒煎则性热矣。多食难化,小儿病人勿食。”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:“面筋,以麸与面水中揉洗而成者。古人罕知,今为重要食物。” 江浙有传说,说面筋乃张士诚手下的厨师所创。张士诚是江苏秦州人,盐贩出身,元末起兵称王,割据范围曾南到浙江绍兴,北到山东济宁,后被朱元璋击败。传说张士诚运粮船经过兴化得胜湖,风浪大作,粮船一一倾没。风浪过后,张士诚下令军士下湖打捞,捞起的面经浸泡已成浆饼,张士诚手下厨师因此而发觉这种浆饼比面团更为柔韧,洗去浮浆后入锅,煮成后柔韧滑润,厨师因此称之为面中筋骨,于是就叫面筋。 其实,宋代,面筋的制作与食用已相当普遍,城中已有专门生产面筋的麸面作坊,也已有以销售面筋为业的商贩。在吴自牧的《梦粱录》中,已记有种种面筋吃法:鼎煮羊麸、乳水龙麸、五味熬麸、糟酱烧麸、麸笋素羹饭、麸笋丝假肉馒头、笋丝麸儿。宋人已多咏面筋的诗。王炎有《山林清供杂咏·麸筋》:“色泽似乳酪,味胜鸡豚佳。一经细品嚼,清芳甘齿颊。”葛长根有《咏麸筋》:“结庵白云处,山供味味新。嫩腐虽云美,麸筋最清纯。”后元人宋无亦有咏麸筋诗:“山笋麸筋味何深,箸下宜素又宜荤。黄润光亮喜入眼,浓汁共炙和鸡豚。” 面筋有生面筋、熟面筋之分。生者,即经水揉洗而成的水面筋;熟者,系水面筋发酵起孔后入笼蒸熟,今称做烤麸。洗面筋时须先和成以面团,和时要入盐,饧半小时左右,再在清水中揉洗。生面筋发酵,切忌过火。过火则变酸、发硬。 面筋之食法,《易牙遗意》记:“麸,麸切作细条,一斤,红未染过。杂料物一斤:笋干、萝卜、葱白皆切丝。熟芝麻、花椒二钱,砂仁、莳萝、茴香各半钱,盐少许,熟香油三两,拌匀供之。”“煎麸:上笼麸坏指发酵之后。,不用石压,蒸熟。切作大片,料物、酒浆煮透,晾干。油锅内煎浮用之。” 这两种,前一种是生面筋,后一种类似于今之面筋泡。 林洪《山家清供》中,有一道菜叫做“假煎肉”,原料是瓠瓜和面筋。瓠瓜也叫“扁薄”、“夜开花”。瓠瓜和面筋薄批,各和以作料。面筋用油煎,瓠瓜用脂熬,然后葱油入酒共炒。炒熟之后,据说和煎肉的味道难以分辨。 清薛宝辰《素食说略》中,有面筋的食法四种:一、“面筋用水瀹过,再以白糖水煮之,则较美。”二、“五味面筋”:“面筋切块,以酽茶浸过,再以糖、醋、酱油煨之,略加姜屑,味颇爽口。”三、“糖酱面筋”:“煮熟面筋,以糖及酱油煨透,多加熬熟香油起锅,可以久食。”四、“罗汉面筋”:“生面筋,擘块,入油锅发开,再以高汤煨之,须微塔芡。京师素饭馆大味斋作法甚佳。” 元人无名氏《居家必用事类全集》中有“炙脯”条:“熟面筋随意切,下油锅掠炒,以酱、醋、葱、椒、盐、料物(擂烂)调味得所。腌片时,用竹签插,慢火炙干,再蘸汁炙。” 袁枚在《随园食单》中,有面筋三法:“一法,筋入油锅炙枯,再用鸡汤蘑菇清煨。一法,不炙,用水泡,切条入浓鸡汁炒之,加冬笋、天花。”另一法是“加虾米泡汁,甜酱炒之甚佳”。 《考吃》第三部分 豆芽(2) 清人顾仲《养小录》有“响面筋”、“熏面筋”。“响面筋”:“面筋切条压干,入猪油炸过,再入香油碟。笊起,椒盐、酒拌。入齿有声,坚脆好吃。”“熏面筋”:“面筋切小方块,煮过。甜酱酱四五日,取出。浸鲜虾汤内一宿,火上烘干。再浸鲜虾汤内,再烘十数遍。入油略沸,熏食。亦可入翻碟。” 清人《调鼎集》中有“生面巾”和“大烧素面巾”做法。“生面巾”:“生面巾元,入木耳、荸荠或嫩笋尖、山药等,加豆粉油炸,焖。生面巾入苏州香糟罨复时,焖。生面巾每块切如灰干大,四面细花划开,菜油炸松,撕成小块。油盛起,下清水煮烂,加金针菜、香蕈、青笋,俱用热水泡开,入大茴等物。火候既到,仍下熟油收软,腐皮拆开,破三二张,起锅下酒酿或洋糖,面上加小磨油。”“大烧素面巾”:“面巾(大者十块,小者十五块),秋油一斤,大茴四两,皮酒三斤,麻油半斤,天水二茶杯,以酱和之。先将面巾分作两半边,刀切麻酥块,入沙锅,加皮酒一斤,酱和天水两茶杯。竹隔底,面巾摆上,文火煨滚。入麻油四两、皮酒一斤,盖好,文火煨。俟锅内将干,再添皮酒一斤,放大茴四两。烧数滚,则将大火掣去,文火煨之。面巾透熟,将沙锅拿起,又添油四两,冷时可用。”这里,秋油就是好酱油。秋油又名母油,黄豆发酵制酱油,在缸里置露天,因经“日晒三伏,晴则夜露,至深秋得第一批最好”,所以叫秋油。天水就是雨水。皮酒,疑是啤酒。光绪二十三年,青岛已产啤酒。 清人《筵款丰馐依样调鼎新录》中,记有面筋菜十二种。“满烩面筋”:“加鸡、切条、肚花、肉花、桃仁、青豆,挂芡上。”“十景面筋”:“用各样配合切丝,蛋丝配合,精烩上。”“回汉面筋”:“面筋打花,切象牙块,加火腿、笋、鸡片配合,走油,挂支子上。”“素烩面筋”:“加水豆腐配合,挂芡上。”“凉拌面筋”:“面筋切片,加火腿、鸡、笋片配合,香油凉拌上。”“响铃面筋”:“面筋走油,炸小汤元搭走,加糖醋支子上。”“罗汉面筋”:“面筋出水,煮元,外加配合,清烩上。”“炸熘面筋”:“切丝走油,加糖汁盖面,外配合,溜支子上。”“白菜面筋”:“加白菜,走油、火腿、鸡、笋片配合,清烩上。”“鸽虎面筋”:“用猪蹄子炖肥鸽蛋,切棋子块,红汤上。”“果子面筋”:“加白菜、扁豆、莲子、桃仁、苡仁,挂糖支子上。”“酿面筋”:“肉泥包面筋,加蛋清豆粉酿,加火腿、笋片,清汤上。”这里所说的“支子”,就是现在“滋汁”的意思。 面筋性甘凉,可解热和中,宽中益气。清王士雄《随息居饮食谱》记:“面筋性凉解热,止渴消烦,劳热人宜煮食之。但不易化,须细嚼之。误吞钱者,以面筋放瓦上炙。存性,研末,开水调服,在喉者即吐出,入腹中从大便下。” 今人之面筋吃食,著名者有“珍珠面筋”:水面筋揪成珍珠粒,入锅煮熟,和青豆、冬笋、胡萝卜烧制。有鲁菜“素排骨”:以山药为骨,以面筋缠在上面为肉,下油锅炸至金黄 ,下糖醋、鸡汤汁。有金陵菜“脆鹅皮”:将油面筋切开油炸,炸后撒糖,再浇上酱醋卤汁。另有“素十八罗汉”:以核泡大面筋泡十八个,入各种不同的素馅,封口后扒制,是斋食中的佳品。 《考吃》第三部分 皮蛋(1) 皮蛋的早名叫做“变蛋”,现在北方人又称“松花蛋”。皮蛋大约发明于14世纪,也就是明代初,发明人已不可考。至今能查找到的最早见诸文字的记录,是1504年成书的《竹屿山房杂部》: 混沌子:取燃炭灰一斗,石灰一升,盐水调入,锅烹一沸,俟温,苴于卵上,五七日,黄白混为一处。 这种“混沌子”,就是最早的皮蛋。用炭灰与石灰混合,涂在蛋上,利用强碱性材料,促使蛋内成分出现化学变化,封藏五七三十五天,使蛋黄蛋白交融在一起。 这以后,明末戴羲所作的《养余月令》上,又有“牛皮鸭子”的制法: 牛皮鸭子:每百个用盐十两,栗炭灰五升,石灰一升,如常法腌之入坛。三日一翻,共三翻,封藏一月即成。 “牛皮鸭子”当然也就是皮蛋。 至清初,提出“宙时间。轮于宇空间。”,认为“宙即在宇中,宇即在宙中”的思想家、科学家方以智所著《物理小识》中,把皮蛋称做“变蛋”:“池州今安徽铜陵一带。出变蛋,以五种树灰盐之,大约以荞麦谷灰则黄白杂揉;加炉炭石灰,则绿而坚韧。”方以智认为使用不同的炭灰,蛋内会产生不同的化学变化,形成两种不同的产品。方以智另认为这种“变蛋”是在古时“咸杭子”基础上发展而成的。他在叙述“变蛋”之前有这样一段话:“《老学庵笔记》、《齐民要术》有咸杭子法,以杭皮渍鸭卵,今吴人用虎杖根渍之亦古遗法。” 查《老学庵笔记》卷五:“《齐民要术》有咸杭子法,用杭木皮渍鸭卵。今吴人用虎杖根渍之,亦古遗法。”陶宗仪《辍耕录》也记:“咸杭子,今人以米汤和入盐、草灰以团鸭卵,谓曰咸杭子。按《齐民要术》用杭木皮淹渍,故名之。” 再查《齐民要术》卷六:“杭木皮,净洗细茎,煮取汁,率二斗。及熟,下盐一升和之,汁极冷内瓮中(贾思勰说明:汁要是热,入瓮中,卵则会渍败,不堪久停)。浸鸭子一月任食,煮而食之,酒食俱用。盐彻则卵浮。盐渗入则蛋自己会浮起来。” 那么杭木皮是什么呢?贾思勰注曰:“《尔雅》曰:‘杭,鱼毒。’”郭注曰:“杭,大木,子似栗,生南方,皮厚汁赤,中藏卵果。”无杭皮者,虎杖根牛牛:疑是误。并作用。《尔雅》云:“荼:虎杖。”郭注:“似红草,粗大有细刺,可以染赤。”《玉篇》释“杭”:“木名,出豫章。煎汁、藏果及卵,不坏。”沈如筠《异物志》:“杭子音亢,盐鸭子也,以其用杭木皮汁和盐渍之。今吾乡处处有此,乃如苍耳、益母,茎干不纯是木。小人争斗者,取其叶擦皮肤,辄作赤肿如被伤,以诬赖其敌。至藏鸭卵,则又以染其外,使若赭色。”杨万里有诗:“深红杭子浅红,难得江西乡味美。”杭皮汁是红的,一可以防腐,二可以染色。用杭皮汁浸腌的鸭蛋,皮是红的,因此也叫“杭子”。《猗觉寮杂记》:“南人以盐收鸭子曰咸杭子。”可见“咸杭子”就是咸鸭蛋。 杭皮也是偏碱性的,说咸鸭蛋是皮蛋发明的前提,自然也有道理。 至清代,有更详细的关于皮蛋制作的记载。《调燮类编》:“鸭蛋以硇砂画花及写字,候干,以头发灰浇之,则黄直透内。做灰盐鸭子,月半日做则黄居中,不然则偏。”以头发灰搀水,使硇砂的黄色素渗入蛋壳,对蛋进行印染。而草木灰调盐产生强碱,再使蛋白凝成琥珀色半透明胶体,使蛋黄变成蓝黑色。“月半日做则黄居中”的说法,根据的是潮汐原理。每逢农历初一、十五,月亮与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最大,这时候鸭蛋的黄可以居中,其他时间都要偏离。 《考吃》第三部分 皮蛋(2) 此时,对配料的比例已规定得很明确。《农桑衣食撮要》:鸭蛋“每一百个用盐十两,灰三升,米饮米汤。调成团。”《居家必用事类全集》:“灶灰筛细二分,盐一分,拌匀。却将鸭卵于浓米饮汤中蘸湿,入灰盐滚过,收贮。”《醒园录》:“用石灰、木炭灰、松柏树灰、垄糖灰四件(石灰须少,不可与各灰平等),加盐拌匀,用老粗茶叶煎浓汁调拌不硬不软,裹蛋。装入坛内,泥封固,百天可用。其盐每蛋只可用二分,多则太咸。又法:用芦草、稻草灰各二分,石灰各一分,先用柏叶带子捣极细,泥和入三灰内,加垄糖拌匀,和浓茶汁,塑蛋,装坛内半月,二十天可吃。” 此时的制作与今日已无多少差异,柏叶带子化学反应于蛋内,其花纹,就是今名之“松花”。 清曾懿《中馈录》认为:“制皮蛋之炭灰,必须锡匠铺所用者。缘缘:因为。制锡器之炭,非真栗炭栗树烧制之炭。不可,故栗炭灰制蛋最妙。盖制成后黑而不辣,其味最宜。而石灰必须广灰广灰:结块的优质生石灰,碱性较强。,先用水发开,和以筛过之炭灰、压碎之细盐,方得入味。如炭灰十碗,则石灰减半,盐之减半。以浓茶一壶浇之,拌至极匀,干湿得宜。将蛋洗净包裹后,再以稻糠滚上,俟冷透装坛,约二十日即成。” 皮蛋与咸鸭蛋一样,都是高邮为好。高邮这个地方出大麻鸭,大麻鸭产的蛋大,也光洁。《随园食单》称:“腌蛋以高邮为佳,颜色细而油多,高文端公最喜食之。席间,先夹取以敬客,放盘中。总宜切开带壳,黄白兼用。不可存黄去白,使味不全,油亦走散。”这是咸鸭蛋。高邮做皮蛋,除用石灰、松柏灰、豆秸灰、盐外,还用红茶灰与桦菜,制成以后蛋白透明,蛋黄色绿。康熙《高邮州志》:皮蛋“入药料腌者,色如蜜腊,纹如松叶,尤佳”。 湖南益阳也出好皮蛋。关于皮蛋的制作发明,益阳有两种民间传说。一说乃有一户农家造屋,屋后有石灰池,晚间鸭子把蛋下进石灰池中,后来主人在石灰池中发现,剥开,蛋白蛋黄都已凝固,就此发现了皮蛋的制作奥秘。一说有一位开茶馆老翁,每日将喝剩茶叶倒在门口稻草灰堆上,他家喂养的鸭子喜欢晚间在此安卧产卵。老翁后来发现灰中有蛋,剥开一尝无盐味,就泡在盐水里。过几天有盐味,就是皮蛋。 皮蛋的吃法,剥皮切瓣,入盘浇以香油和醋,还应撒以切得极细的姜末。也可入锅烹制,如“熘松花”:松花切瓣,挂上面粉,再挂上水团粉糊,入油锅炸至金黄,再入锅加用葱蒜姜醋等调料配好的芡汁轻熘而成。昔清末名臣大儒郭嵩焘素好皮蛋,自创熟食之法,曰“炒皮蛋松”。其做法,皮蛋蒸熟后切成拇指尖大小方丁,猪肉也切成如此大小方丁。皮蛋与猪肉丁分别过油,配以笋丁、茭白丁、莴笋丁、黄瓜丁、虾仁与香菇,以及葱花、姜米、干辣椒。同炒一锅,入以盐、酒、糖、醋,香嫩软滑,滋味别具一格。 《考吃》第四部分 吃素(1) “素”字,本意是指白色细密而有光泽的丝织品,后才引申为无酒肉之食。唐人颜师古释:“草素食,谓但食菜果糗饵之属,无酒肉也。” 《诗经》中早就有素餐说。《魏风·伐檀》:“不狩不猎,胡瞻尔庭有县兮?彼君子兮,不素餐兮。”这是对那些不劳而获者的责问。这里的素餐,按传统的解释为“白”,也就是“吃白饭”。其实,素与当时的血食是成为对照的,一荤一素,一白一红。最早的素食, 有奴隶食用的粗劣食品的意思。所谓血食,是王公贵族用的,素餐、素食,是奴隶用的。 周代,素食与斋戒联系在了一起。《礼记·坊记》:“齐(斋)戒以事鬼神。”当时祭祀有七日戒、三日斋之说。斋戒事先数日要沐浴、更衣、独寝、戒酒、素食。同时,办丧事规定也要吃素。《仪礼·丧服》说,亲人死后,要守灵,在舍外寝,要朝一哭夕一哭,食疏食。什么是疏食呢?喝粥,朝一溢米,夕一溢米,食菜、果。《论语·乡党》中也说:“齐必变食。”如何变呢?当初,什么样的身份吃什么肉,都是有等级规定的。《礼记·王制》中说,诸侯无故不杀牛,大夫无故不杀羊,士无故不杀犬豕,庶人无故不食珍。据周礼规定:有资格吃牛肉的是天子。诸侯平时只能吃羊肉,每月初一才能吃牛肉。大夫平日只能吃猪肉狗肉,每月初一才能吃羊肉。而百姓庶民呢?孟子说,五十者才可以衣帛,七十者才可以食肉。当时他们都是吃“白食”的,斋戒变食,指的是吃血食的天子诸侯大夫。 当时的蔬食,主要是菜羹。《齐民要术》中记有十一种当时的蔬食做法。其中有葱、韭、胡芹和瓠做的羹,冬瓜、越瓜、瓠、菘菜。,就是入少量的水,用文火焖熟,还有菌与茄子。 中国素菜的起源,其实并非在寺院。佛教自汉代始传入中国,其时素菜早已有之。且据佛学经典《戒律广本》,佛主并不要求一定食素。昔释迦牟尼与他的弟子都是每天早晨沿门托钵,接受其信徒们的供奉,寺院内并不开伙,施主给什么就吃什么,遇荤吃荤,遇素吃素。汉时佛教初入中国,来自西域的沙门极守戒律,寺院内不蓄钱财,都是靠托钵维持生活的。西晋之后,佛教日盛,寺院日多。许多寺院建于名山大川之中,远离人烟,乞食之制难行,才开始自办伙食,自耕自食。寺院自办伙食,取“香积佛及香饭之义”,称“香积厨”。寺院有“香积厨”后,刚开始也并非只吃素不茹荤。《十诵律》中说,凡是没有看见、没有听见、没有怀疑是杀生的肉,就是净肉。净肉就可以吃。 寺院开始吃素,其实是梁武帝萧衍所倡导。梁武帝晚年笃信佛教,甚至三次放弃皇帝宝座,舍身于建康同泰寺为奴,都被朝廷以重金赎回。佛经中有不杀生之教义,梁武帝因此而不穿丝绸衣服,因为取蚕丝要烫杀蚕蛹里的蚕蛾。佛经中吃斋,午后禁食,梁武帝就严守一日一餐。当时梁武帝以大护法、大教主自居,曾下诏令《断酒肉文》。文中说:“凡出家人所以异于外道者,正以信因信果,信经所明。信是佛说,经言行十恶者,受于恶报;行十善者,受于善报。此是经教大意如是。若出家人犹嗜饮酒,食鱼肉,是则为行,同于外道,而复不及。何谓同于外道?外道执道常见,无因无果,无施无报。今佛弟子酣酒嗜肉,不畏罪因,此事与外道见同,而有不及。外道是何?外道各信其师。师所言是,弟子言是;师所言非,弟子言非。《涅经》言,迦叶,我今日制诸弟子:不得食一切肉。而今出家人犹自肉。《戒律》言,饮酒犯波夜提。犹自饮酒,无所疑难。此事违于师教,一不及外道,又外道虽复邪僻。”梁武帝当年下诏后,又令僧众展开荤素之辩,最终以皇权强制寺院禁断了酒肉。寺院断酒肉后,素馔有了很大发展。 唐宋时期,茹素之风兴盛。《梦粱录》记:当时已有专卖素点心从食店,卖“丰糖糕、乳糕、栗糕、镜面糕、重阳糕、枣糕、乳饼、麸笋丝、假肉馒头、裹蒸馒头、菠菜果子馒头、七宝酸馅、姜糖、辣馅糖馅馒头、活糖沙馅诸色春茧、仙桃龟儿、包子、点子、诸色油炸素夹儿、油酥饼儿、笋丝麸儿、果子、韵果、七宝包儿等点心”。陈达叟《本心斋蔬食谱》记当时他认为鲜美的、无人间烟火气的素食二十品,每品都配有十六字赞。这二十品是:一、啜菽(豆腐条切淡煮,蘸以五味);二、羹菜(凡畦蔬根叶花实皆可羹也);三、粉(粉米制成的米团、糍糕,加糖如饴);四、荐韭(早春的韭菜,一名钟乳草);五、贻来(来,小麦也,今水引蝴蝶面);六、玉延(山药也,炊熟,片切,渍以生蜜);七、琼珠(圆眼干荔也,擘开取实,煮以清泉);八、玉砖(炊饼方切,椒盐糁之);九、银齑(黄齑白水,指泡菜,椒姜和之);十、水团(秫粉包糖。秫粉,糯米粉,香汤之);十一、玉版(笋也,可羹可菹);十二、雪藕(莲根也,生熟皆可荐笾);十三、土酥(芦菔也,白萝卜,做玉糁羹);十四、炊栗(蒸栗子,蒸开蜜渍);十五、煨芋(煨香片切);十六、采杞(枸杞也,可饵可羹);十七、甘荠(荠菜也,东坡有食荠法,此物为幽人山居之福);十八、粉(绿豆粉也,铺姜为粉);十九、紫芝(荨也,木荨为良。荨:菌蕈也);二十、白粲(炊玉粒,沃以香汤。白粲,就是好大米焖成的饭)。陈达叟称,这二十品,不必求备,得四之一斯足矣。 《考吃》第四部分 吃素(2) 林洪《山家清供》中,记有当时大量的素菜名馔。其中有“假煎肉”:“瓠子、麸薄批,各和以料煎。麸以油煎,瓠以脂乃熬,葱油入酒共炒熟。”“素蒸鸭”,鸭其实是葫芦所代。“玉灌肺”是“真粉、油饼、芝麻、松子、胡桃、莳萝六者为末,拌和入甑蒸熟,切作肺样块,用枣汁供”。“胜肉”:“焯笋蕈同截入胡桃、松子,和以酒、酱、香料,擦面作子。试蕈之法,萎数片同煮,色不变可食矣。”“罂乳鱼”:“罂粟净洗磨乳,先以小粉置缸底,用绢囊滤乳下之,去清入釜。稍沸亟洒淡醋收聚,乃入囊压成块,乃以小粉甑内下乳 蒸熟,略以红面水酒,又少蒸取出,起作鱼片。” 自宋代起,素菜开始讲究菜名,讲究“色香味形”。《清异录》中记:“居士李巍,求道雪窦山雪窦山,在浙江奉化西。中,畦蔬自供。有问巍曰:‘日进何味?’答曰:‘以练鹤一羹,醉猫三饼。’”“练鹤羹”是菜羹名,意思是常食此羹,可练得身似鹤形。“醉猫三饼”,指的是以莳萝、薄荷制成的饼,因旧称猫吃薄荷就醉,所以叫“醉猫饼”。《清异录》中,称茄子为“昆仑紫瓜”,韭菜为“一束金”,石发为“金毛菜”,蒌蒿、莱菔、菠合起来又叫“三无比”。 《清稗类钞》:“寺庙庵观素馔之著称于时者,京师为法源寺,镇江为定慧寺,上海为白云观,杭州为烟霞洞。”其中,烟霞洞之席价最昂贵,“最上者需银币五十圆”。 寺院素菜一般都取名雅致,并多少有些诗意,如白菜配以冬菇、冬笋,冬菇冬笋称“二冬”,加上雪白的大白菜,叫“二冬白雪”。若加上冬粉丝,又叫“丝雨孤云”。因为日本人称冬粉丝为“丝雨”,以谐音“孤”字代替“菇”字。豆腐,在寺院菜中都称为“莲花豆腐”,因与莲花挂起来,豆腐羹就称做“芙蓉出水”,或者叫“南海金莲”。发菜豆腐汤又称“白璧青丝”,豆腐称为“白璧”,因女人青丝又称“云髻”,又称做“白璧青云”。 寺院素菜流传较有名气者,有“五祖四宝”。五祖指禅宗的五祖弘忍,四宝指“煎春卷”、“烫春芽”、“烧春菇”、“白莲汤”。“煎春卷”用几种野生地菜配豆腐干、豆豉汁等为馅,以青菜叶为皮,在松枝火中用小磨香油煎制而成。“烫春芽”取一种“佛香椿”鲜叶嫩芽,须在大雨后采摘,洗净后用沸水烫过,拌以香油、精盐、白醋、红酱。“烧春菇”用松茸配以荸荠、春笋。“白莲汤”据说须用五祖当年亲手所植、五祖寺后白莲峰顶白莲池中的白莲,用白莲峰飞瀑与飞虹桥下的涌泉交汇成的法泉水,用宜兴砂钵,以罗浮松松果做燃料,煨汤时松果的清香渗入汤中,回味无穷。昔五祖创建的五祖寺在今湖北黄梅。五祖寺另有一道名菜,叫“桑门香”,乃用寺后白莲峰上清明前后的桑叶,清水漂净后拖一层薄面糊,入锅炸至微黄。食时外黄内绿,先酥后嫩,桑叶配以面糊调料,鲜咸香甜苦辣涩麻八味齐备,乃佛门佳品。 吃素菜,一般先上凉拌小菜,诸如拌黄瓜、拌笋尖、拌菠菘、拌川芎、拌水萝卜之类。然后上大菜,冬菇面筋、香菇菜心、什锦豆腐是少不了的。讲究一点的,还有一道“罗汉全斋”,发菜、冬菇、冬笋、素鸡、鲜蘑、金针菇、木耳、熟栗、白果、菜花、胡萝卜等在沙锅内烩做一锅,口味极为丰富。 近年王世襄先生有文,记他在北京广济寺就斋,其菜单是:冷盘,一大七小,其七小碟颜色搭配讲究,分别是炝芹菜、炸杏仁、卤冬笋、酸辣黄瓜、糖拌西红柿、酱蘑菇、卤香菇。八个热炒是三色芙蓉(用蛋清、青菜和木耳)、奶油烤菜花、草菇栗子(佐以胡萝卜丁、白果)、雪中送炭(绿豆芽两头掐净,上覆香菇切成的黑色丝条)、青椒凤尾(青椒切成拇指大片,凤尾菇亦切薄片)、炸素果(豆腐卷卷成扁卷,入油锅炸)。压轴是什锦火锅,以黄豆芽吊汤,锅内有香菇、粉丝、白菜、菠菜、豆制品等主料辅料十多种,以汤而取胜。 李渔《闲情偶寄》中辑饮馔一卷,后肉食而首蔬菜。李笠翁感叹道:“声音之道,丝不如竹,竹不如肉,为其渐近自然。吾谓饮食之道,脍不如肉,肉不如蔬,亦以其渐近自然也。草衣木食,上古之风。人能疏远肥腻,食蔬蕨而甘之,腹中菜园,不使羊来踏破,是犹作羲皇之民,鼓唐虞之腹,与崇尚古玩同一致也。所怪乎世者,弃美名不居而发异端,其说谓佛法如是,是则谬矣。”李笠翁是反对把素菜与寺院佛教联系在一起的。他认为,以草茅为衣,以树果为食,是上古人的风气。人能远离肥肉荤油,以吃蔬果野菜为美,使腹中那块菜园,不被羊肉之腥来践踏,就好比上古羲皇之民,在尧舜盛世吃饱了肚子,这同爱好古玩者有同样的意趣。 《考吃》第四部分 腊八粥(1) 腊八粥,佛门称做“佛粥”。按佛门说法,腊月初八,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。一般说法,释迦牟尼姓乔答摩(Gautama),名悉达多(siddhrtha),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即今之尼泊尔。净饭王的儿子。相传他二十九岁时痛感人世生、老、病、死各种苦恼,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及梵天创世说教,舍弃王族生活,出家修道。经过六年苦行,最终在佛陀伽耶菩提树下成道。其成道之日,正是腊月初八。据这种说法,释迦牟尼成道之日,在成道之前曾喝了一位牧牛女人奉献的粥。经过长时间苦修,这位佛祖身形消瘦,疲惫不堪。 喝了这碗粥,他一下子如受甘霖,身体光悦。此典之源,已无可考,我国佛典中,萧梁时僧佑《释迦谱》中记曰: 尔时太子即释迦牟尼。心自念言:“我今日食一麻一米,乃至七日食一麻米,身形消瘦,有若枯木。修于苦行,不得解脱,故知非道。”……时彼林外有一牧牛女人,名难陀阿罗。时净居净居,传说中的天人,他指引了释迦牟尼的出家。天来下劝言:“太子今在于林中,汝可供养。”女人闻已,心大欢喜。于时,地中自然而生千叶蓬华,上有乳糜。女人见此,生奇特心,即取乳糜至太子所,头面礼足而以奉上……太子即复作如是言:“我为成熟一切众生,故食此食。”咒愿讫已,即受食之,身体光悦,气力充足,堪受菩提。 按这种说法,牧牛女人是接受了净居神的指示,而且净居说完之后,地上自然就冒出千叶莲花,千叶莲花之上有乳粥,那么这粥,其实是神所奉献的了。释迦牟尼是喝了这神粥,才成道的。 佛寺因此而腊月初八日要煮粥、喝粥。喝粥,一表示对佛祖的纪念,二期望神灵的降临,三表示像佛祖那样艰苦修行的决心。但此俗是否从印度传入,何时传入,均无史料记载。查《荆楚岁时记》,腊八日并无喝粥的记载。最早见于文字者,大约是孟元老的《东京梦华录》: 十二月,街市尽卖撒佛花、韭黄、生菜、兰芽、勃荷、胡桃、泽州饧。初八日,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,作队念佛,以银铜沙罗或好盆器,坐一金铜或木佛像,浸以香水,杨枝洒浴,排门教化。诸大寺作浴佛会,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,谓之“腊八粥”。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。 此说,不知如何与浴佛联系在了一起。俗传释迦牟尼的生日应该是四月八日,是日僧人以水灌洗佛像,谓之浴佛,又称灌佛。《荆楚岁时记》:“荆楚以四月八日诸寺各设斋,香汤浴佛,共作龙华会,以为弥勒下生之征也。”设想,宋代释迦牟尼成道之日从另一角度庆贺佛诞,也因此送腊八粥。七宝乃佛教名词,在佛经中说法不一。《法华经》以金、银、琉璃、砗磲(砗磲壳)、码(玛瑙)、真珠、玫瑰为七宝。《无量寿经》以金、银、琉璃、玻璃、珊瑚、码、砗磲为七宝。《阿弥陀经》、《大智度论》以赤金、银、琉璃、玻璃、砗磲、珠、码为七宝。《般若经》以金、银、琉璃、砗磲、玛瑙、虎(琥)珀、珊瑚为七宝。五味:酸、苦、辛、咸、甘。显然,金银琉璃等是不能煮粥的。那么,所谓“七宝五味”都是些什么原料呢?周密《武林旧事》中记:“八日,则寺院及人家用胡桃、松子、乳蕈、柿、栗之类作粥,谓之‘腊八粥’。” 胡桃、松子、乳蕈(蘑菇)、柿、栗,再加粟米与豆,便是七宝。元人熊梦祥的《析津志》中,则记这一日喝“红糟粥”和“朱砂粥”: 腊月皇都飞:腊的异体字。雪,铜铜:盛水之器。冻折寒威冽。八日朱砂香粥啜,宫娥说,毡帏:堵,佛塔。下休教揭……是月八日,禅家谓之腊八日,煮红糟粥,以供佛饭僧。都中官员、士庶作朱砂粥。传闻,禁中一如故事。 红糟,又称红米,是在稻米上培植的红色曲米。《本草纲目》:“红曲本草指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不载,法出近世……其法用白米一石五斗,水淘浸一宿作饭,分作十五处,入曲母三斤,搓揉令匀,并作一处,以帛密覆,热即去帛摊开,觉温急堆起,又密覆。次日日中,又作三堆,过一时,分作五堆,再一时,合作一堆,又过一时,分作十五堆,稍温又作一堆,如此数次。第三日用大桶盛新汲水,以竹箩盛曲,作五六分蘸湿完,又作一堆,如前法作一次。第四日如前,又蘸,若曲半沉半浮,再依前法作一次,又蘸,若尽浮则成矣,取出,日干收之。”《本草求原》:“米加酒曲窨造,变为真红,能走营气以活血,燥胃消食。”此即红糟粥。朱砂又名丹砂,是矿物质,《本草正》:“朱砂,入心可以安神而走血脉,入肺可以降气而走皮毛,入脾可逐痰涎而走肌肉,入肝可行血滞而走筋膜,入肾可逐水邪而走骨髓。”朱砂要研成粉末用,朱砂少量入粟米熬粥,要配以猪心。 熊梦祥,江西人,号松云道人,他提及的红糟粥和朱砂粥都是药粥。同是元人,孙国敉的《燕都游览志》中就提及:“十二月八日,赐百官粥,以米果杂之,品多者为胜。” 到明代,刘若愚《明宫史》中记: 初八日,吃腊八粥。先期数日,将红枣捶破泡汤。至初八日,加米、白果、核桃仁、栗子、菱米煮粥。供佛圣前,户牖、园树、井灶之上,各分布之。举家皆吃,或亦互相馈送,夸精美也。 《考吃》第四部分 腊八粥(2) 这说明,明代腊八粥,除供佛圣外,还需祭园树、祭井灶。至清代,有关腊八粥的记载,见潘荣陛《帝京岁时纪胜》:“腊月八日为王侯腊,家家煮果粥。皆于预日拣簸米豆,以百果雕作人物像生花式。三更煮粥成,祀家堂门灶陇亩,阖家聚食,馈送亲邻,为腊八粥。”富察敦崇的《燕京岁时记》:“腊八粥者,用黄米、白米、江米、小米、菱角米、栗子、红江豆、去皮枣泥等,合水煮熟,外用染红桃仁、杏仁、瓜子、花生、榛穰、松子,及白糖、红糖、琐琐葡萄,以作点染。切不可用莲子、扁豆、薏米、桂元,用则伤味。每至腊七日 ,则剥果涤器,终夜经营,至天明时则粥熟矣。除祀先供佛外,分馈亲友,不得过午。并用红枣、桃仁等制成狮子、小儿等类,以见巧思。”这里所记,生料、熟料各八种。《光绪顺天府志》记:“腊八粥,一名八宝粥,每岁腊月八日,雍和宫熬粥,定制,派大臣监视,盖供上膳焉。其粥用米杂果品和糖而熬。民间每家煮之,或相馈遗。”《燕京岁时记》也记:“雍和宫喇嘛,于初八日夜内熬粥供佛,特派大臣监视,以昭诚敬。其粥锅之大,可容数石米。” 其实,当时雍和宫腊月初一就开始搭棚垒灶,支上六口丈二大锅。等到腊月初七鸡啼生火,六口大锅内“杂诸豆米,并果实如榛栗菱芡之类,矜奇斗胜,多至数十种,皆渍染末碧色,糖霜亦如此”。豆米入锅后要不断火地煮十二个地支(也就是整整二十四个小时),到腊八的拂晓出锅,第一锅粥要献佛,第二锅粥才进献皇帝。接着,第三锅粥赏赐大臣,第四锅粥敬奉施主,第五锅粥赈济贫民,第六锅粥才是寺内僧众自食。 昔道光皇帝爱新觉罗·宁曾有《腊八粥》诗,诗曰:“一阳初复中大吕,谷粟为粥和豆煮。应节献佛矢心虔,默祝金光济众普。盈几馨香细细浮,堆盘果蔬纷纷聚。共尝佳品达沙门,沙门色相传莲炬。童稚饱腹庆升平,还向街头击腊鼓。” 《红楼梦》第十九回中,贾宝玉向林黛玉讲腊八粥,说是林子洞中的耗子精要熬腊八粥,山下庙里果米最多,“米豆最多,果品却只有五样,一是红枣,二是栗子,三是落花生,四是菱角,五是香芋”。说耗子精要偷庙里的果米熬腊八粥,实在有些对佛祖不恭。 腊八粥虽源于佛教,但流入民间,其实已完全改变了原来的意思。进入腊月,农事忙完,年节临近,喝腊八粥便有许多喜兴色彩。正宗的腊八粥,熬成后应是红的,旧时有钱人家要撒以青丝红丝,再在粥面上用白糖撒上“喜”、“寿”、“福”字,然后馈送亲友。腊八粥,最后以糖调味,应该是甜的,但南方也有以青菜、荠菜、黄花、木耳、火腿与菱角、荸荠、瓜子、栗子、白果等合煮一锅者,称做“咸腊八粥”。 《考吃》第四部分 冰食·冰酪(1) 冷饮在古时称为“冰食”。冷食之传统其实源远流传,至今起码有三千多年之历史。 早在《诗经·豳风·七月》中,就有这样的诗句:“二之日凿冰冲冲,三之日纳于凌阴。”《豳风·七月》是当时的奴隶们唱的一首农事诗,二之日、三之日指的是旧时夏历的十二月、正月。翻译过来就是:十二月,把冰凿得通通地响;正月里,把它藏进冰窖。“凌阴”的“阴”是“窨”的借字,也就是藏冰室。把它藏进冰窖干什么用呢?供贵族们在夏天时 享用。古时贵族的冰食,首先依赖于藏冰。《礼记·月令》:“季冬之月;冰方盛,水泽腹坚,命取冰。”《周礼·天官·凌人》:“凌人掌冰正,岁十有二月,令斩冰,三其凌凌:冰室。三其:三倍。,春始治鉴春天献羔而启冰……”凌人是周王朝专司冰事的职官,主掌斩冰、藏冰、启冰、颁冰诸事。今人考,当时周王朝之司冰事的机构有凌人近一百人。有两个主管,名“下士”;两个秘书,称“府”;两个文书,称“史”;八个领班,称“胥”;每班十个劳力,称“徒”。 今在陕西凤翔,发掘有秦时一处凌阴。此凌阴掘于一个夯土台基(16.5米×17.1米)的中央,深约2米,窖口10米×11.4米,底8.5米×9米。窖周围夯土成隔温墙,厚3米。窖上有瓦顶建筑,窖底铺板岩,窖口有五道可启落的闸门,闸门下有排水道,可供融水排出。冰窖周围有大量腐殖质,大约是昔日用麦草做保温层的残迹。据计算,这样一个窖,藏水量约两百立方米,按《周礼》藏冰量是实际用冰量三倍,那么可用冰六十多立方米。 当初,按节令,夏历十二月凿冰,正月藏冰,三月启冰。藏冰时,按《仪礼》,要祭司寒之神。祭品用黑色的公羊和黑色的黍米。因寒气来自北方,司寒之神就是北方之神。北方的土是黑的,北方的神也是黑的,故称“玄冥”。“玄冥”也就是水神。《左传》:“共工之子,为玄冥师。”待启冰时,要献礼,献礼用羔羊春韭,在窖口要挂上桃木弓、荆棘箭,以辟鬼邪。启冰时取出的第一批冰,要托以祭盘,于太庙祭祀先祖。 当时各地贵族都修凌阴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一年》记,楚臣申叔豫夏日就在冰室以冰为床,穿皮衣而躺在冰床上。除专门的凌阴外,宫中还有冰厨即冷库。,内有冰井。井内以陶制井圈叠套成井壁,下有与之同大的陶鉴做井底。昔曹操专门在邺城今之河北临漳。建有冰井台,《水经注》记:“邺城西北有三台,皆因城为基,巍然崇岸,其高若山。建安十五年魏武所起,其中曰铜雀台,南则金虎台,北曰冰井台。”“朝廷又置冰室于斯阜,室内有北井。”“冰井台亦高八丈,有屋一百四十五间。上有冰室,室内数井,深十五丈,藏冰及石墨焉。” 除冰室、冰井之外,还有“冰鉴”。“冰鉴”即冷藏食品的大冰盆。今有昔吴王夫差的青铜冰鉴(高44.8厘米,口径76.5厘米,底径47.2厘米)。另有出土的曾侯乙冰鉴两个,呈方箱形(高61.5厘米,长宽均为76厘米)。这种冰鉴有盖,里面装一方壶。盖的中间是空的,盖上盖,方壶的壶盖正好从中间露出。很显然,这壶是用来盛酒的,冰鉴对壶中的酒起到了冰镇作用。 最初的冷饮比较简单。《楚辞·招魂》:“挫糟冻饮,酎清凉些。”韩愈《楚辞集注》:“挫,捉也。冻,冰也。酎,醇酒也。”这也就是一种冰镇清酒。东汉蔡邕《为陈留县上孝子状》:“臣为设食,但用麦饭寒水。”寒水,指的是冰水。《周礼》中,王有六饮:水、浆、醴、凉、医、酏。浆、醴、凉、医、酏,其实都是酒。浆是味稍酸的酒。煮米成干饭酿的酒叫醴,煮米成稀粥酿的酒叫酏。医是可以治病的酒,凉是用水搀淡的酒。又有冬天饮六浆、夏天饮六清之说。六清是薄荷水、嫩藜、糯米、甜酒、梅汁、桃滥(寒粥与冰屑拌和而成)。 因当时冰之收藏不易,所以唐以前,能享用者并不多。当时皇宫举行冷宴,以食冰为主,皇帝即以冰颁赐部下,以示皇恩。隋唐以后,城中开始有卖冰的铺子。但夏冰价格仍很高。《云仙杂记》:“长安冰雪,至夏日则价等金璧。白少傅即白居易。诗名动于闾阎,每需冰雪,论筐取之,不复偿价,日日如是。”《迷楼记》还记这么一则故事,叙隋炀帝晚年,筑迷楼,醉迷于女色。“大业八年,方士进大丹,帝服之,荡思愈不可制,日夕御女数十人。入夏,帝烦躁,日引饮几百杯,而渴不止。医丞莫君锡上奏曰,帝心脉烦盛,真元太虚,多饮即大疾生焉。因进剂治之,仍乞置冰盘于前,俾帝日夕朝望之,亦治烦躁之一术也。自兹,诸院美人,各市冰为盘,以望行幸。京师冰为之踊贵,藏冰之家,皆获千金。”宫女们为得炀帝之宠爱,争相置冰盘,因此使卖冰之家都发了大财。 至唐代,中国已有人造冰。《杜阳杂编》:“盛夏安镬,用水晶如掌者汲水煮沸,取越瓶盛汤,油帛密封,复煮千沸,急沉涧底,平旦冰结矣,名寒筵冰。”中国人造冰与欧洲人造冰相比,大约早了五个世纪。 初创冰雕者,其实是唐代的杨国忠子弟,把夏冰雕成艺术品,在食用之前可玩赏一番。《开元天宝遗事》记:“杨国忠子弟,以奸媚结识朝士。每至伏日,取坚冰令工人镂为凤兽之形,或饰以金环彩带,置之雕盘中,送与王公大臣。惟张九龄不受此惠。”另“杨氏子弟,每至伏中,取大冰使匠琢为山,周围于宴席间。坐客虽酒酣,而各有寒色。亦有挟纩者披锦被者。”。 《考吃》第四部分 冰食·冰酪(2) 皇帝们在盛夏因为多食冰水,就容易暴病。《宋史·施师点传》记,施师点任礼部侍郎后,孝宗皇帝很器重他,经常与他长谈。“一日入对后,殿上曰:‘朕前饮冰水过多,忽暴下,幸即平复。’师点曰:‘自古人君当无事时,快意所为,忽其所当戒,其后未有不悔者。’上深然之。”《本草纲目》也记,宋徽宗因食冰多而致病脾,国医久治不效,召杨介诊之。杨介怎么治呢?以冰块煎药,所谓“疾因食冰,臣因以冰煎此药,是治受病之原也”。以冰治冰,结果治好了徽宗的脾。 唐宋时,著名的冰食,有“雪泡梅花酒”(见《梦粱录》),有“凉水荔枝膏”(见《东京梦华录》),有“冰调雪藕丝”杜甫诗《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》:“竹深留客处,荷净纳凉时。公子调冰水,佳人雪藕丝。”,有“冰镇珍珠汁”《续夷坚志》:“临洮城外洮水,冬月结小冰子,如芡实,圆洁如一耳垂之珠。洮城中富人收贮。盛夏以蜜浆调之,如珍珠粉。”。 至于冰淇淋,对其发明权,今人乃争论不休。有人认为,发明者是14世纪初的意大利人邦塔伦蒂;有人认为是古罗马的奴隶,他们在从阿尔卑斯山向都城运冰的过程中,将果酱加入冰,创造了冰淇淋。其实,冰淇淋之最初的发明权在中国,是1295年,马可·波罗将其制法带回意大利的。 冰淇淋的名称,是从英文音译过来的,冰加上奶油的意思。国外有人考,这种冰冻的奶食,原名叫“冰酪”,原是元代宫廷的冷食。马可·波罗回国前,元世祖忽必烈偷偷把其制法传给了他,马可·波罗将它献给了意大利王室。 查元宫廷确实有“冰酪”。陈基有诗:“色映金盘分外近,恩兼冰酪赐来初。”这位陈基是给皇帝讲经的经师,这首诗就是说他给皇帝讲经时,讲到“冰酪”的恩典。他说,冰酪盛于金盘,黄白相映,赐食的地方离圣上很近,这真是难得的殊荣。查元人忽思慧所作《饮膳正要》,其中记有“酥油”、“醍醐油”、“马思哥油”的制法:“牛乳中取浮凝,熬而为酥。”“取上等酥油,约重千斤之上者,煎熬,过滤净,用大磁瓮贮之。冬月取瓮中心不冻者,谓之醍醐。”“取净牛奶子,不住手用阿赤打油木器。打取浮凝者,为马思哥油马思哥为蒙语。,今亦云‘白酥油’。”后人朱彝尊在《食宪鸿秘》中记乳酪的制作:“从乳出酪,从酪出酥,从生酥出熟酥,从熟酥出醍醐。牛乳一碗,搀水半钟,入白面三撮,滤过,下锅,微火熬之,待滚,下白糖霜。然后用紧火,将木杓打一会,熟了再滤入碗。糖内和薄荷末一撮最佳。” 若冰冻之后,很显然就是原始之冰淇淋。 清代,由于藏冰业的高度发展,冰不再是罕贵之物,冰饮业一跃而上,变得非常普及,冰价也为之暴跌。严辰《忆京都词》注:“京都夏日……宴客之筵必有四冰果,以冰拌食,凉沁心脾。且冰亦可以煮食,谓之冰核。冰窖开后,儿童舁卖于市,只须数文钱,购一巨冰。”《燕京岁时记》:“京师暑伏以后,则寒贱之子担冰吆卖,曰冰胡儿。”这种冰胡儿,就是比较原始的冰棍。 清代北京的冷饮佳品,一是酸梅汤。《道咸以来朝野杂记》:“北京夏季凉饮,以酸梅汤为佳品。系以乌梅和冰糖水熬成,外用冰围之,久而自凉,不伤人,且祛暑也。”《燕京岁时记》:“酸梅汤以酸梅合冰糖煮之,调以玫瑰、木樨、冰水,其凉振齿。以前门九龙斋及西单牌楼五家者为京都第一。”二是西瓜汁,西瓜去籽拧汁,入于冰中镇凉。高贵者汁用文火炼熬,至黏稠时倾入碗内,冰镇之后凝结如琥珀,名“琥珀糕”。三是“杏仁豆腐”。朱彝尊《食宪鸿秘》记:“京师甜杏仁,用热水泡,加炉灰一撮,入水,候冷,即捏去皮,用清水漂净。再量入清水,如磨豆腐法带水磨碎,用绢袋榨汁去渣。以汁入锅煮熟。加白糖霜或量加牛乳。”此种冷冻后叫杏酪,切成小块配以冰水,即杏仁豆腐。四是“什锦冰盘”,主要盛以夏时河鲜,即果藕、菱角、鸡头米、莲子。若是全冰碗,还需加杏仁、鲜核桃仁、甜瓜、蜜桃。这些东西都切成薄片,盛以冰块之中,真是夏令之佳品。 昔什刹海是北京最大的冷饮市场,什刹海会贤堂的什锦冰盘非常有名。送冷饮上门者,旧称“送冰盏儿”。送冰盏儿者手执两枚铜碗,两碗相叠,大指小指卡住下碗,二指三指挑动上碗,频频相击,有断有续,发出“儿铮——铮”的声音。敲击铜碗的声音,在赤日炎炎之中,听起来就十分清凉。 《考吃》第四部分 谭家菜(1) 谭家菜是著名的官府菜。 谭家菜乃清末谭宗浚所创。谭宗浚是广东南海人,是大学士谭莹之子。《清史稿》说,谭莹让宗浚在家闭门读书十年,才许出仕。同治十三年,宗浚二十七岁中榜眼,入翰林,督学四川,后又充江南副考官。宗浚与他父亲一样好诗赋。诗话说:“叔裕(即宗浚)才学淹博,名满都下,自编其诗为八集。大抵少作以华赡胜,壮岁以苍秀胜,入滇以后诸诗虽不免迁 谪之感,而警炼盘硬,气韵益古。”宗浚传有《荔村草堂诗钞》。有《春雨》:“侧侧微风澹澹烟,彻宵疏雨总堪怜。一春况味如中酒,三月轻寒未却绵。里巷时光祈麦处,山棚生计焙茶天。绿荫如幄花如雾,争遣诗人不惘然。”有《泮塘晚步》:“西郊独归雾冥冥,茨菇未长茭笋生。幽禽避客就烟没,黄叶打门知雨鸣。前溪后溪有竹树,东崦西崦开柴荆。吾乡胜游自不乏,安用阳羡筹躬耕。” 谭家菜乃谭宗浚入翰林后始名。谭宗浚一生酷爱珍馐,入京后,当时京城饮宴蔚然成风,京官每月一半以上的时间互为饮宴。宗浚宴客,善安排,精调味,将家乡粤菜与京菜互为调和,初入京便颇具名声,但谭家菜真正名闻遐迩,却是谭宗浚之子谭青所为。 谭青生于京城,对饮食之讲究,过于其父,以精于饮食为乐。谭宗浚充任外官时,青随往,对各地名肴多有研究。少时便有积累食谱之嗜好。谭宗浚一生伉直,为掌院所恶,后出为云南粮储道。宗浚不乐外任,辞,不允,后又授按察使,引疾而归,郁郁死于归途之中。青光绪年间随父返乡,宣统年间返京,图重振家门。宣统年间,青任邮传部员外郎,辛亥革命后任议员,后又任交通部、平绥铁路局、教育总署、内务总署、实业总署的秘书。据邓云乡先生记,谭青好书画词章。常与高明雅友诗书往来,赏花饮酒。刻有《聊园词》。有《绛都春·分咏京师词人弟宅,得黄仲则法源寺寓舍》:“宣南绀宇,问词客有灵,琴书曾驻。咏罢恼花,歌哭当年,朝昏度。斋廊倚松经幢古,喜蒲褐,春分邻树。带诗呈佛,呼尊选客,倦游情愫。何处,茶烟病榻,旧巢试认觅,百年尘土。一句悔存:愁写乌丝愁心句。登楼日日春流去,欢后语,谁人能赋,牡丹阑外斜阳,断钟又暮。” 谭青喜交游。晚清一般官宦人家都热中于广置田产,独宗浚、青父子热中于饮食之道,不惜重金礼聘各方名厨,随请随辞,以博觅各家之长。谭青又比谭宗浚更嗜于宴请四方名士。辛亥革命后,家败,青丝毫不改嗜吃之习,先变卖珠宝,后变卖房产,依然筹款举宴。后来坐吃山空,实在无法维持,只得悄悄承办家庭宴席,以变相营业补贴家用,维持盛宴常开。当时,谭家菜已声名远扬,文人、官僚慕名,纷纷以重金求谭家代为备宴。谭青绝不挂牌,每次只答应承办三桌,每桌价格在当时为一百块。请谭家私办宴席,刚开始时需要提前三天预约,慢慢地越办名声越大。据《四十年来之北京》记,“耳食之徒,震于其代价之高贵,觉得能以谭家菜请客是一种光宠。弄到后来,简直不但无‘虚夕’,并且无‘虚昼’,订座往往要排到一个月以后,还不嫌太迟”。 民国初,北京著名的私家烹饪共有三家。一为军界段家菜,二为银行界任家菜,三为财政界王家菜。谭家一办筵,名声很快压倒了这三家,独领榜首。当初有道:“戏界无腔不学谭(指谭鑫培),食界无口不夸谭。”当初有郭家声在报上专登《谭馔歌》一首,歌首数句为:“翁饷我以嘉馔,要我更作谭馔歌。馔声或一纽转,尔雅不熟奈食何。”称谭青为“谭馔精”。 谭青被称做“谭馔精”,其实自身并不上灶,上灶者乃谭家女主人及几位家厨。谭家女主人都善烹饪。谭青于宣统年间返京,从广东带来两房姨太太,都是烹饪高手。谭青的二房死于1919年,以后独撑谭家菜门面的,一直是三姨太赵荔凤。赵荔凤进京时,年方三七、聪颖端丽。谭家办私宴那些年,她不单自己上灶,且管每日的采买,专使一辆包月车,每日天蒙蒙亮时便坐车出门搜求各方时鲜。谭家办筵,设一间客厅三间餐室,家具皆花梨、紫檀,室雅花香,盆景满架,四壁皆名人字画,所用器皿都是上好古瓷。 请谭家办宴,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:不管谁做东,无论相识不相识者,都需给主人谭青一份请柬。留一席之地,备一份杯盏。谭青还每席都欣然入座,喝两盏酒。席上,一般多文人墨客。常见者如收藏家藏园老人、医界医息园老人、画家白石老人以及好词赋者缀玉轩主、浣花居士等。据邓云乡先生记,“如果座中熟人多,大家杯盘狼藉之余,酒酣耳热之际,各出所携,或一部宋元椠本,或一卷唐、祝妙墨,互相观赏,互相鉴定,这就不只是口腹之欲,而是充满交融学问和艺术的文化气氛了”。 谭家菜之特点,一在融会了南北之长,甜咸适口,南北均宜。二在讲究原汁原味,讲究吃鸡要品鸡味,吃鱼要尝鱼鲜,焖菜时不续汤或兑汁,炝锅不用花椒一类香料,菜成后也绝不放胡椒一类的调料。三在火候足、下料狠,讲究慢火细做。谭家菜所用清汤,都用整鸡、整鸭、猪肘、干贝加金华火腿集在一起煨成,所以汤清而味浓。四在选料精。谭家吃熊掌必用左前掌,是熊冬眠时经常用舌舔之掌。吃鱼翅必选“吕宋黄”,吃鲍鱼则必须紫鲍。 《考吃》第四部分 谭家菜(2) 东莞伦哲如先生《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》中有诗颂谭家菜。诗曰:“玉生俪体荔村诗,最后谭三擅小词。家有金懒收拾,但付食谱在京师。”玉生指谭宗浚,谭三指谭青。,竹笼。《汉书·韦贤传》:“遗子黄金满。” 谭家菜南北合流,菜谱有近两百种,以烹制海味最为有名。谭家制作的鸡鲜嫩无比,据说窍门在于不沾火,下沸汤一烫即成。谭家的名菜“黄焖鱼翅”,选用珍贵的“吕宋黄”, 整翅,先用冷、热水泡透发透,然后用鸡鸭干贝火腿汤煨制,须在火上连续用文火焖六个小时,待鸡鸭火腿干贝的精华全数焖于翅内,鸡鸭火腿干贝焖后则弃之不要。谭家的“清汤燕菜”,诀窍在不用碱水涨发,只用温水浸泡,以保持燕菜原味,浸泡后,注入鸡汤,上笼蒸后分装进小汤碗,配以鸡鸭猪肘干贝金华火腿熬就的清汤,汤内入几丝金华火腿。汤清如水,燕菜浅黄,再配以火腿,燕菜软滑不碎,汤清新而越显高贵。 谭家菜中,最讲究者为燕翅席。谭家菜也以烹制燕窝和鱼翅最为有名。光鱼翅的烹制就有十几种,菜谱有“三丝鱼翅”(三丝为海参、鲍鱼、冬笋)、“蟹黄鱼翅”、“鸡茸鱼翅”、“沙锅鱼翅”、“干贝黄肉翅”。燕菜也有清汤、白扒、鸡茸、佛手各种不同花色。在谭家筵席中,吃燕翅席有一定的规矩。谭家菜名厨彭长海曾介绍说: 客人进门,先在客厅小坐,上茶水和干果。待人到齐后,步入餐室,围桌坐定,一桌十人。先上六个酒菜,如“叉烧肉”、“红烧鸭肝”、“蒜蓉干贝”、“五香鱼”、“软炸鸡”、“烤香肠”等。这些酒菜一般都是热上,上好的绍兴黄酒也烫得热热端上来,供客人们交杯换盏。 酒喝到二成,上头道大菜“黄焖鱼翅”。这道菜鱼翅软烂味厚,金黄发亮,浓鲜不腻。吃罢,口中余味悠长。 第二道大菜为“清汤燕菜”。在上“清汤燕菜”前,给每位客人送一小杯温水,请你漱口。因为这道菜鲜美醇酽,非净口后,则不能更好地体味其妙处。 接着上来的是鲍鱼,或红烧,或蚝油,汤鲜味美,妙不可言。但盘中原汁汤浆仅够每人一匙之饮,食者每以少为憾。这道菜亦可用熊掌代之。 第四道菜为“扒大乌参”,一只参便有尺许长,三斤重,软烂糯滑,汁浓味厚,鲜美适口。第五道菜上鸡,如“草菇蒸鸡”之类。第六道菜上素菜,如“银耳素烩”、“虾子茭白”、“三鲜猴头”一类。第七道菜上鱼,如“清蒸鳜鱼”。第八道菜上鸭子,如“黄酒焖鸭”、“干贝酥鸭”、“葵花鸭”、“柴把鸭子”等。第九道菜上汤,如“清汤蛤士蟆”、“银耳汤”、“珍珠汤”等。所谓“珍珠汤”,是用刚刚吐穗、两寸来长的老玉米制成的汤。 最后一道为甜菜,如“杏仁茶”、“核桃酪”一类,随上“麻茸包”、“酥盒子”两样甜咸点心。至此,燕翅席告结束。上热手巾后,众起座,到客厅,又上四干果、四鲜果,一人一盅云南普洱茶或安溪铁观音茶。茶香馥郁,醇厚爽口,饭后回甘留香。曾有人吃了谭家菜燕翅席后,发出“人类饮食文明,到此为一顶峰”的赞叹。还有人曾借这样一句谭青时期,吃谭家菜,须得入谭家门才能吃到。不管你头脸有多大,谭家绝不出外会。当年汪精卫进京宴请名流,据说曾找谭青求谭家破例出一次外会,被谭青一口回绝。后来汪精卫说尽了好话,谭青才勉强答应给汪做两道菜。一道“红烧鲨翅”,一道“蚝油紫鲍”,都在谭家事先做好,再由家厨送过去。至于出外会,谭青一生始终未答应过。 谭家菜始创于谭宗浚,名声鼎盛期其实只不过二三十年。1943年,谭青死于高血压。之后,三姨太赵荔凤患乳腺癌,手术后于1946年去世。赵荔凤死后,谭家、北京米市胡同19号相应而冷落,谭家菜由三小姐谭令柔勉强维持。1949年后,谭家几位主厨搬出谭宅,曾在果子巷租房,经营谭家菜残余。1954年,这几位主厨入北京西单承恩居。1958年,又从承恩居迁入北京饭店。 《考吃》第四部分 满汉全席(1) 满汉全席是源于清代的一种大型宴席。此席在清政权入关后逐渐形成。 清入关以前,宫廷宴席非常简单。一般宴会,露天铺上兽皮,大家围拢一起,席地而餐。《满文老档》记:“贝勒们设宴时,尚不设桌案,都席地而坐。”菜肴,一般是火锅配以炖肉,猪肉、牛羊肉加以兽肉。皇帝出席的国宴,也不过设十几桌、几十桌,也是牛、羊、猪、兽肉,用解食刀割肉为食。 清入关后,情景有了很大的变化。六部九卿中,专设光禄寺卿,专司大内筵席和国家大典时宴会事宜。清刚入关时,饮食还不太讲究,但很快就在原来满族传统饮食方式的基础上,吸取了中原南菜(主要是苏杭菜)北菜(山东菜)的特据《大清会典》和《光禄寺则例》记,康熙以后,光禄寺承办的满席分六等:一等满席,每桌价银八两,一般用于帝、后死后的随筵。二等席,每桌价银七两二钱三分四厘,一般用于皇贵妃死后的随筵。三等席,每桌价银五两四钱四分,一般用于贵妃、妃和嫔死后的随筵。四等席,每桌价银四两四钱三分,主要用于元旦、万寿、冬至三大节贺筵宴,皇帝大婚、大军凯旋、公主和郡主成婚等各种筵宴及贵人死后的随筵等。五等席,每桌价银三两三钱三分,主要用于筵宴朝鲜进贡的正、副使臣,西藏达赖喇嘛和班禅的贡使,除夕赐下嫁外藩之公主及蒙古王公、台吉等的馔宴。六等席,每桌价银二两二钱六分,主要用于赐宴经筵讲书,衍圣公来朝,越南、琉球、暹罗、缅甸、苏禄、南掌等国来使。光禄寺承办的汉席,则分一二三等及上席、中席五类,主要用于临雍宴文武会试考官出闱宴,实录、会典等书开馆编纂日及告成日赐宴等。其中,主考和知、贡举等官用一等席,每桌内馔鹅、鱼、鸡、鸭、猪等二十三碗,果食八碗,蒸食三碗,蔬食四碗。同考官、监试御史、提调官等用二等席,每桌内馔鱼、鸡、鸭、猪等二十碗,果食蔬食等均与一等席同。内帘、外帘、收掌四所及礼部、光禄寺、鸿胪寺、太医院等各执事官均用三等席,每桌内馔鱼、鸡、猪等十五碗,果食蔬食等与一等席同。文进士的恩荣宴、武进士的会武宴,主席大臣、读卷执事各官用上席,上席又分高、矮桌。高桌设宝装一座,用面二斤八两,宝装花一攒,内馔九碗,果食五盘,蒸食七盘,蔬菜四碟。矮桌陈设猪肉、羊肉各一方,鱼一尾。文武进士和鸣赞官等用中席,每桌陈设宝装一座,用面二斤,绢花三朵,其他与上席高桌同。 当初,宫廷内满汉席是分开的。康熙年间,曾三次举办几千人参加的“千叟宴”,声势浩大,都是分满汉两次入宴。 满汉全席其实并非源于宫廷,而是江南的官场菜。据李斗的《扬州画舫录》说:“上买卖街前后寺观,皆为大厨房,以备六司百官食次:第一份,头号五簋碗十件——燕窝鸡丝汤、海参烩猪筋、鲜蛏萝卜丝羹、海带猪肚丝羹、鲍鱼烩珍珠菜、淡菜虾子汤、鱼翅螃蟹羹、蘑菇煨鸡、辘轳锤、鱼肚煨火腿、鲨鱼皮鸡汁羹、血粉汤、一品级汤饭碗。第二份,二号五簋碗十件——卿鱼舌烩熊掌、米糟猩唇、猪脑、假豹胎、蒸驼峰、梨片伴蒸果子狸、蒸鹿尾、野鸡片汤、风猪片子、风羊片子、兔脯奶房签、一品级汤饭碗。第三份,细白羹碗十件——猪肚、假江瑶、鸭舌羹、鸡笋粥、猪脑羹、芙蓉蛋、鹅肫掌羹、糟蒸鲥鱼、假斑鱼肝、西施乳、文思豆腐羹、甲鱼肉肉片子汤、茧儿羹、一品级汤饭碗。第四份,毛血盘二十件——炙、哈尔巴、小猪子、油炸猪羊肉、挂炉走油鸡、鹅、鸭、鸽、猪杂什、羊杂什、燎毛猪羊肉、白煮猪羊肉、白蒸小猪子、小羊子、鸡、鸭、鹅、白面饽饽卷子、什锦火烧、梅花包子。第五份,洋碟二十件,热吃劝酒二十味,小菜碟二十件,枯果十彻桌,鲜果十彻桌。所谓满汉席也。” 这是扬州“大厨房”专为到扬州巡视的“六司百官”办的。从现在可得的文字资料分析,满汉全席应源于扬州。此种满汉全席集宫廷满席与汉席之精华于一席,后来就成为大型豪华宴席之总称,菜点不断地予以增添与更新,又成为中华美食之缩影。 从乾隆南巡之后,满汉全席开始在各地流行。但各地食单都不尽相同。许衡《粤菜存真》中记清末两份满汉全席单: 广州膳单: 到奉客人到后敬奉的点心。:每位:蟹肉片儿面,咸甜美点四式。 茗叙谓之“手分”。:香茗,红瓜子、银杏仁。 第一度:两冷荤:京都熏鱼、花蕊肫肝。热荤:鸡皮鲟龙、蚝油野菰、一品上汤官燕、干烧大网鲍鱼、炒梅花北鹿丝、雪耳白鸽蛋、金陵片皮鸭。跟饽饽一度。鲜奶苹果露,精美甜点心四式。 第二度:两双拼:菠萝拼火鹅、云腿拼腰润。热荤:合核肾肝片、夜香鲜虾仁、红扒大裙翅、鹤寿松龄、翡翠珊瑚、口蘑鸡腰、烧乳猪全体。跟千层饼、酸辣汤、酸菜、岭南咸点心一度。跟长寿汤一碗。 第三度:两冷荤:卤水猪、青瓜皮虾。热荤:熊掌炖鹧鸪、凤肝拼螺片、麒麟吐玉书、杜花耳鸭、如意鸡成对。跟片儿烧一度、申江美点心一度。跟长春汤一碗、会伊府面九寸。 第四度:两双拼:露笋拼白鸡、酥羌拼彩蛋。热荤:烩金钱豹狸、鹿尾也蚬鸭、鼎湖罗汉斋、清汤雪蛤、哈儿巴一扎。跟如意卷一度、雪东甜点心一度、冰冻杏仁豆腐。 《考吃》第四部分 满汉全席(2) 第五度压席菜。:玉兰广肚、乌龙肘子、清蒸海鲜、锅烧羊腩。 四饭菜汤:咸鱼、油菜、咸蛋、牛腩、蛋花汤,稀、硬饭。 三十二围碟:四京果:酥合桃、奶提子、杏脯肉、荔枝干。四生果:鲜柳橙、潮州橘、沙田柚、甜黄皮。四糖果:糖冬瓜、糖椰角、糖莲子、糖橘饼。四水果:水莲藕、水荫、水 马蹄、水菱角。四蜜碗:蜜饯金橘、蜜饯枇杷、蜜饯桃脯、蜜饯柚皮。四酸菜:酸青梅、酸沙梨、酸子羌、酸荞头。四冷素:酥甘面根、卤冷白菌、申江笋豆、蚝油扎蹄。四看果看果:水果的雕刻品。:像生时果,雀鹿蜂猴百子寿桃一座。 四川膳单: 手碟:毛目瓜子、白大扁豆。 四相盘:扎板羊羔、芹王冬笋、甜溜鸭片、冻子鸡丝。红卤鸽脯、酱汁面筋、宣威火腿、南糟螃蟹。 四热碟:炸金钱鸡塔、香花炒肚丝、锅贴鲫鱼片、炒稻田鸡腿。 四水果:京川雪梨、玲珑佛手(各两份)。 四糖碗:冰糖银耳羹、湘莲子羹、冰糖蛤士蟆、广荔枝羹。 四蜜饯:金丝蜜枣、蜜寿星橘、蜜汁樱桃、蜜汁橄榄。 八中碗:芹菜春笋、奶油鲍鱼、鸭腰蛰头、翡翠虾仁、蝴蝶海参、耳子鸡、蟹黄银杏、金丝山药。 八大菜:清汤鸽蛋燕菜、红烧南边鸡、玻璃鱿鱼、冬菰子鸡、鱼翅烧乌金白、棋盘鱼肚、扬州大鱼、火腿菜心。 四红:叉烧奶猪、叉烧宣腿、烤大田鸡、叉烧大鱼。 四白:佛座子、剑头鸡、哈耳粑、项圈肉。 到堂点:奶皮如意卷、冰汁杏闱汤。 中点:五仁葱油饼、虾仁米粉汤。 席点:哪玛米糕、荠菜烧麦、芝麻烧饼、桐川软饼。 茶点:炸玻璃油糕、烧鲜茨茹饼、煎水晶包子、煎玫瑰琪饼,另跟杏仁茶。 随饭菜:耳烩宣腿丝、野鸡雪里、豆芽炒鸭片、香菰近南菜,蚕豆香豆米饭、菜芯稀饭。 甜小菜:虾瓜、酱瓜。 两者进行比较,四川膳单显然要比广州膳单简单得多。 王仁兴先生《中国饮食谈古》中,提供一张民国初年的满汉全席单: 四拼碟子:盐水虾、佛手蜇、松花蛋、芹菜头、南火腿、头发菜、白板鸭、红皮萝卜。 四高庄碟:红杏仁、大青豆、小瓜子、白生仁。 四鲜果碟:橘子、青果、石榴、鸭梨。 四蜜饯碟:白橘、枇杷、绣球、青梅。 四果品碟:白桃仁、茶尖、松子仁、桐子仁。 四糖饯碟:苹果、莲子、百合、南荠。 八大件:清炖一品燕菜、南腿炖熊掌、溜七星螃蟹、红烧果子狸、扒荷包鱼翅、清炖凤凰鸭、清蒸麒麟松子仁杏仁酪、石榴子烩空心鱼肚。 十六个小碗:红烧美人蛏干、炒雪花海参、炮炒螺丝鱿鱼、炒金钱缠虾仁、烩青竹猴头、锅贴金钱野鸡、蜜汁一品火腿、烧珊瑚鱼耳、金银翡翠羹、溜松花鸽子蛋、虾卧金钱香菇、烧如意冬笋、烩银耳、炸鹿尾、烩鹿蹄、烹铁雀。 八样烧烤:四红:烧小猪、烧鸭子、烧鲫鱼、烧胸叉。四白:白片鸡、白片羊肉、白片鹅、白片肉。四碟:片饽饽、荷叶夹、千层饼、月牙饼。 八押桌碗:烩蝴蝶海参、红烧沙鱼皮、氽蛤士蟆、清蒸四喜、红烧天花鲍鱼脯、酿芙蓉梅花鸡、烩荷花鱼肚、烩仙桃白菜。 四上随饭碗:金豹火腿炒南荠、南腿冬菜炒口蘑、冬笋火腿炒四季豆、金腿丝溜金银绿豆芽。 四个随饭碟:炝苔干、拌海蜇、调香干、拌洋粉。 点心:头道:一品鸳鸯、一品烧饼,随杏仁茶。二道:炉干菜饼、蒸豆芽饼,随鸡馅饺。三道:炉牛郎卷、蒸菊花饼,随圆肉茶。四道:炉烙馅饼、蒸风雪糕,随鱼丝面。 四样面饭:盘丝饼、蝴蝶卷、满汉饽饽、螺丝馒头。 四望菜碟:干酪、白菜、桃仁、杏仁。 饭:米饭、稀饭。 麒麟小猪第一,如意小猪第二,满汉小猪第三,绉纱小猪第四,小磨小猪第五,松子小猪第六,天花小猪第七,龙凤小猪第八。 《考吃》第四部分 满汉全席(3) 民国以后,满汉全席因过于繁杂,承办者渐渐认为不合时尚,菜馆中代以为之的是燕翅席、海参席、烧烤席、鸭翅席等。抗战以后,大菜馆中,全席又开始恢复。满汉全席的菜点和品数各地不尽相同,菜点多者有一百八十二种,少者只有六十四种。 现今全席又有很大改进,以香港现今全席膳单为例: 第一道:冷盘:孔雀开屏。热荤:皇母蟠桃(蛙、蟹、胡桃仁炒成)、视春锦绣(用填鸭睾丸和茸炒成)、加禾官燕(燕窝汤)、挂炉大鸭、京扒全瑞(整鳖)、雪耳鸽蛋、白炒香螺(薄片蝾、螺)、瑞草灵芝(鳖、鱼唇和虾炖成的汤)。点心:翡翠秋叶(虾饺)、鲜虾鱼友角。水果:木瓜。 第二道:拼盘:龙楼凤阁。热荤:桂花脊髓(猪、牛髓与桂花茸炒)、飞鹏展翅(鹤肉鱼翅汤)、大红乳猪、海上时鲜(蒸鱼)、红烧网鲍片(酒蒸鲍鱼加蚝油风味作料)、油泡北鹿丝(鹿肉撒柠檬薄片)、木丝汤。 第三道:拼盘:雁行平沙。热荤:电影红梅(猪肚炒鸭肝)、宝鼎明珠(炒鲜虾)、广松仙鹤(炖整鹤)、红烧果狸、大同脆皮鸡、珊瑚北口蛤(蛙鱼炒蟹)、时蔬扒鸭(炖鸭舌)、宝蝶穿衣(鲍鱼、竹笋、青菜)、凤舞罗衣(炖鸡皮、鲍鱼、虾、笋)。点心:蚧肉片儿面(用薄饼把鸡汤炖的蘑菇和青菜包起来)。 第四道:拼盘:双飞蝴蝶。热荤:比翼鸳鸯(青蛙、鸡翅)、金丝鸽条(鸽肉炒青菜)、京扒熊掌、婆参蚬鸭(海参蚬鸭)、虾儿吧(猪蹄炖虾)、松子烩龙胎(炖鲨鱼肠)、蘑菇扒凤掌、酸辣汤(鸡鱼豆腐)。 另有小菜和各式鲜果。 宴请满汉全席,原来有一套复杂的宴请程序。客人入席前,先净面,随后送上好的香茗一盅,配以四色精美的点心,谓之“到奉”。吃罢“到奉”,开始“茗叙”,上“手碟”任选,即瓜子、榛仁之类,每人两碟,谓之“对相”(粤语谓之“手分”),客人可以互为交谈。这时,酒席已摆好,“四生果”如鲜橙、甜柑、柚子、苹果摆在席中四周,“四京果”如红瓜子、炒杏仁、荔枝干、糖莲子之类放在四周,“四看果”围在周边,在席上摆成图案。入座后,先吃鲜果,再上四冷荤喝酒,继上四热荤。酒过三巡,上大菜鱼翅。至此,碟碗撤去,献香巾擦脸。然后再上第二度的双拼、热荤。稍歇,又献一次香巾,接着再上第三度、第四度。第四度之后,第五度上饭菜、粥汤。食毕,用一个精致的小银托盘,盛牙签、槟榔、蔻仁,供客使用,再上一遍洗脸水,叫做“槟水”。至此,筵席遂告结束。 满汉全席的餐具一般都十分讲究,精美的菜点一定要配以金杯、银盘、玉盏、象牙筷等珍品。满汉全席菜肴繁多,一夕之间不能尽餐,需分全日(早、中、晚)进行,或分两日吃完,多者可延长到三日才可终席。 小说下载尽在http://www.bookben.cn - 手机访问 m.bookben.cn---书本网【golias】整理 附:【本作品来自互联网,本人不做任何负责】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!